日前,陜西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住院部5樓,一名待產孕婦從樓上墜下身亡。這個事件震驚了整個網絡,也顛覆了我們女人的常識。
悲劇發生后,產婦死因撲朔迷離。家屬和醫院互指對方拒絕剖腹產,才導致產婦進入待產室后,在生產期間,曾因疼痛煩躁不安。最終也因難忍疼痛,導致情緒失控跳樓。醫護人員及時予以搶救,但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造成了一尸兩命無法挽回的悲劇。
新聞中,醫院發表了以下聲明。
醫院聲明:
產婦馬XX,女,26歲,身份證號6127XXXXXXXXXX3325,綏德縣吉鎮鎮張家峰村人。產婦于2017年8月30日15:34,以“停經41+1周要求住院待產”之主訴入院。初步診斷:1.頭胎41+1周孕待產;2.巨大兒?入院完善相關檢查后,因胎兒頭部偏大(彩超提示雙頂徑99mm,一般足月胎兒雙頂徑不大于90mm),陰道分娩難產風險較大,主管醫生多次向產婦、家屬說明情況,建議行剖宮產終止妊娠,產婦及家屬均明確拒絕,堅決要求以催產素誘發宮縮經陰道分娩,并在《產婦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確認順產要求。
另外醫院也公布事發前監控截圖,稱產婦曾兩次下跪與家屬溝通被拒,隨后產婦下跪的現場監控視頻也首次被曝光。
我是二胎的寶媽,身邊也有很多當了媽媽年齡差不多的親朋好友,閑聊中大家都知道去了醫院有這樣一個常識:一辦住院,醫生或護士會拿很多“免責”聲明給家屬簽名,因為風險再小的小手術,都存在意外,都會做最壞的打算。而醫院“免責”的通知也就像例行公事一樣,家屬情愿不情愿都得簽,不簽字后面的手術是進行不了的。
在醫院證明中,產婦的檢查說明:這是一個超過預產期八天且胎兒頭部偏大的妊娠險情。難道醫院真的不會建議剖腹產?還是家屬不簽“免責”通知書?
我生二胎的時候,因為錯誤判斷導致去醫院的產房提前熟悉了一星期的時間。在醫生護士的口中得知一位痛了兩天兩夜的寶媽,最終在子宮口全開卻因胎兒偏大的情況還得剖腹產。兩天兩夜還是白痛了!
八卦詢問才知道,陣痛開始的時候,檢查都說明胎兒偏大,醫生建議剖腹產。可產婦和家屬都不同意,原因是想著順產生二胎不用隔好幾年。
后來在痛了兩天兩夜后確實生不出來,家屬和產婦才服的軟。常識都知道,陣痛時間越長對孩子的安全威脅就越大。何況在檢查后知道胎兒偏大的情況下,這樣不是拿孩子的平安作堅持的籌碼嗎?于心何忍。若家屬明理一點,早做產婦的思想工作,用得著受這份拖延的痛嗎?更重要是另一份連旁人都忍不住替他們擔的驚。
可想而知,在這些去鬼門關跑一圈的女人中,有個靠譜的丈夫是多么的重要。不管是疼痛難捱,還是神智不清,簽字能讓把你生命風險降到最低還是置之度外的都是他。
這幾天朋友圈流行一句話讓人特感慨:不要什么都問老公,一問全劇終!
無獨有偶,上月在湖南出了這樣一件令人感慨萬分的事:妻子得了乳腺癌,手術費7萬,娘家籌集4萬,而丈夫卻選擇放棄治療,真是應了那句“夫妻本是同林鳥 大難臨頭各自飛”! 真讓人心寒。
那簽字看著就觸目驚心!
可到了這般處境,不是先問老公問誰?至于是劇終還是下集精彩繼續,誰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