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馬茸茸是在2017年08月31日20時13分29秒從醫院五樓跳樓自殺的,距離此刻我寫下本篇文章這一行字的時候(此刻時間2017年09月16日21:40)已經過去了16天,更精確的說,在385小時26分31秒之前,這名因不堪忍受生理痛苦與心理絕望的26歲(虛歲28)產婦馬茸茸還活著。她出生于1990年09月27日。在她跳下五樓的時候,她才在這個星球上活了9851天。
我親自按時間軸整理了一遍產婦馬茸茸從入院到跳樓的生前簡略時間軸:
2017年08月30日15時34分:產婦馬茸茸在陜西省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辦理了入院手續,產婦做了B超,胎兒正常(醫院更早之前的聲明里,關于“巨大兒”和“臍帶繞頸”的具體情況上沒有明確體現產婦不適合順產,從對醫院產科醫生的采訪來看,孕婦身高164cm,骨盆情況良好,當時醫生也判斷其實是可以自己生的。),當天晚上在產科病房比較平穩,馬茸茸的身體沒什么動靜。在等待生產的過程,延壯壯(產婦的丈夫)和母親(產婦的婆婆)一直都在醫院陪護著。
當天,產婦簽署了授權委托書,授權委托家屬延壯壯可以選擇和決定簽署有關醫療活動的同意書。(這并不意味著產婦失去決定自己是否能隨時選擇剖宮產的能力。即授權委托書是產婦授權,產婦本人能夠決定是否手術,不必要家屬簽字)。
2017年08月31日早晨7時許,產婦開始出現臨盆前的癥狀,“肚子開始陣痛,家人在等到醫生八點多上班后,將馬茸茸的臨盆狀況匯報給了醫生。隨后,醫生對馬茸茸進行了簡單的檢查,并告訴她的家人,孕婦和孩子的一切指標都正常,如果順利,可以順產。
2017年08月31日上午10時許,馬茸茸被送進了待產室。丈夫延壯壯和馬茸茸的婆婆、母親、二姑因不能進入待產室,焦急地守在待產室外面。其間,護士陸陸續續抱出來了幾個剛剛出生的嬰兒,馬茸茸的婆婆王梅說:“每次護士出來,兒子和家里人都會沖上前去問,是哪一位孕婦生的。”
當日下午,馬茸茸與丈夫延壯壯有過幾次簡短的微信交流,微信交流的部分內容如下:
2017年08月31日13時15分:馬茸茸提到:“疼”,“宮口開得慢”,延壯壯回復她:“進產房了,還是?”一分鐘后,馬茸茸回復說:“沒,還在催生。”? 延壯壯詢問:“還要什么不?”得到回復稱:“不要了。”
2017年08月31日13時37分:延壯壯與妻子再次通過微信溝通。延壯壯詢問妻子:“買回來飯了,你吃不?現在咋樣了?”妻子回復他說:“不吃,但要巧克力和紅牛。”在此之后,當天下午3點多,馬茸茸跟丈夫提出:“稀飯可以,(其他)再不要了。”
延壯壯告訴記者:“分娩室門口一直都有人看管的,家屬不讓進,我們只能通過發微信的形式和馬茸茸溝通,她中間還讓我們買過吃的,有水果、紅牛、稀飯什么的,水果可以讓護士帶進去。。。。。”
2017年08月31日18:05:產婦馬茸茸從待產室走了出來,在緩慢行走了一陣后,因為疼痛跪倒在地上。馬茸茸的母親說:“那個時候,她說疼得不行了,我們就說能不能順產,她說還是剖腹產吧,我們就找到了醫生,醫生后來進行了簡單的檢查,但是說我女兒身體沒有問題,最好還是順產。”馬茸茸的母親說,隨后,馬茸茸被幾名護士攙扶進了待產室,等待生產。
2017年08月31日19時20分:馬茸茸再次走出了待產室,一家人也集體圍了上去,詢問情況。馬茸茸她說:不行了,希望剖腹產(剖宮產)。家人說可以,等到馬茸茸再次回到分娩室后,家人又去找了醫生,但是一直沒有得到醫生的回話。”
視頻監控記錄中產婦馬茸茸兩次跪倒在地的情況,醫院方給出了不同的說法。院方9月6日的聲明稱,產婦墜亡前,曾三次走出待產室與家屬見面。院方描述馬茸茸跪倒在地的用詞為“下跪”,醫院方稱:“監控視頻中產婦與家屬溝通剖宮產被拒絕。”
2017年08月31日19時26分:馬茸茸在醫務人員的陪同下走進待產室。延壯壯告訴記者:“為了能夠盡快進行剖腹產(剖宮產)手術,這個過程中還找了一個有醫院關系的熟人,希望能夠給醫生遞個話 ,以便能夠盡快進行剖腹產(剖宮產)手術。”
2017年08月31日晚上20時許,一名護士走出了分娩室,馬茸茸家人上前詢問,護士的說法卻讓他們慌了。護士當時和我們說:“我們連你們的人都找不到 ”。
馬茸茸墜樓時,唯一目擊者、綏德院區產科助產士劉麗告訴《財經》記者,她大約在19時30分到達待產室,當時待產室內有5名產婦,3名醫護人員。因為當時有產婦出血,大家都很忙碌。
劉麗回憶,大概在19時30分到40分,她開始接觸馬茸茸。當時,醫生剛剛安慰完馬茸茸,馬情緒還算穩定,幾分鐘后,因為疼痛,馬茸茸變得急躁不安,曾提出過要做剖腹產。
劉麗說,她作為助產士只能反復安慰,馬茸茸幾次走出待產室,被勸回。期間,她陪馬茸茸上過一次洗手間。此后,產房內有一位產婦出現緊急情況,許多護士幫忙進行處理,“就在這一瞬間,馬茸茸就不見了”。
按照劉麗的回憶,當時,醫生李瑞琴到分娩中心外尋找,家屬說沒有看到馬茸茸出來,大家便開始分頭尋找。當劉麗推開備用手術室門時,發現窗戶有個黑影,半個身子已在窗外,她健步沖到窗戶前,只抓到了衣服……
“當時徹底嚇懵了,大腦一片空白,啥也不知道。當反應過來時,兩腿還在顫抖,掙扎走出備用手術室后,才把情況告訴了同事,因為備用手術室沒有開燈,根本沒有看清楚到底是誰。”
醫院視頻監控記錄顯示,從產婦馬某某墜落到醫護人員出現用時21分鐘。:
2017年08月31日20時13分29秒:陜西榆林一院綏德院區產婦馬茸茸墜樓砸在三輪車上。
2017年08月31日20時33分25秒:兩名醫護人員下樓尋找產婦馬某某。
2017年08月31日20時34分50秒:6名醫護人員到達現場。
2017年08月31日20時36分42秒:救護車到達現場并將馬某某抬上擔架送往300米外的急救中心。
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馬茸茸已無生命體征。事發后不久,綏德縣警方經勘查取證、調查走訪,初步認定馬茸茸系跳樓自殺身亡,排除他殺。
關于產婦馬茸茸在醫院跳樓死亡事件發生后,網上的議論及爭論的觀點,在這里我就不再羅列了,在這里我想將視角專注在:更多的感受產婦馬茸茸從入院到因疼痛被逼選擇跳樓的28小時38分31秒里所可能經歷的。
對馬茸茸來說所經歷的感受里首當其沖的是“疼痛”,她所經歷的“疼痛”必然是“難以忍受的”。對常人來說“女人分娩時的疼痛是難以置信的疼痛”,但在產婦的廣大隊伍中有一部分人還是能忍的,此時,對產婦馬茸茸來說經歷在她身上的疼痛“不僅僅是常人難以忍受的”,想必也達到了“一般產婦無法忍受的疼痛程度”。那么在她的感知里,每一分每一秒最迫切的事情就是“終結這種疼痛”,她可以選擇對醫院的醫生直接表示:”求你們了,我實在受不了了,請立刻給我剖腹產吧。“,雖然之前馬茸茸授權其老公延壯壯可以選擇和決定簽署有關醫療活動的同意書,但這并不是說馬茸茸本人就沒有選擇順產還是剖宮產的權利,無論從法理還是常理來說都是如此。
到今天我并沒有看到醫院在后續的聲明中,有表示醫生看到馬茸茸當時怎樣程度的向醫生痛苦哀求進行剖宮產的描寫,以及醫院醫生在聽到了馬茸茸的哀求之后如何與馬茸茸進行溝通的,畢竟馬茸茸近11個小時待在了醫院五樓產房,而他的家屬則只能待在待產室之外。至今人們無數的猜想依然圍繞在:究竟是家屬拒絕了刨宮產還是醫院拒絕了剖宮產。
說到疼痛,在其丈夫延壯壯所寫的情況說明中,尾部有問到:
近11小時在五樓產房究竟發生了什么?
醫生為什么拒絕剖腹產?
為什么是沒有穿衣服墜樓?
若是連死都不怕的人會害怕疼痛?
“若是連死都不怕的人會害怕疼痛?”
這句話在不少人的腦海里回蕩,我個人覺得那得看是疼到什么程度,的確真的有你不惜去死也想終結的疼痛。這句話應該反問,既然馬茸茸一整天都疼得要死了,周圍的人(醫院和家屬)在做什么?
這一點上,只要一攤開講,無論是醫院還是家屬,都難辭其咎。
家屬在看到產婦馬茸茸疼到要死的時候,是否竭盡全力的向醫生表明要求剖腹產?這里要說明,對于家屬來說自身感覺一定是做到了”竭盡全力的去想盡一切辦法讓產婦痛苦少一些,包括同意剖腹產。例如:”馬茸茸的婆婆王梅說:“但是我們當時也說了,她超過預產期一周了,如果順產比較困難的話,也可以到時候再改剖腹產,兒媳當時也說可以。”以及馬茸茸的丈夫延壯壯也表示:在簽醫院的知情同意書的時候也是問了醫院,在順產過程中如果遇到情況,是否能隨時剖宮產,在得知隨時可以后才簽的。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家屬一直接收到的醫院傳遞的訊息是:產婦的情況可以順產的。
在跳樓事件發生后,榆林市第一醫院在情況說明中則表示:主管醫生多次向產婦、家屬說明情況,建議行剖宮產終止妊娠,產婦及家屬均明確拒絕,堅決要求以催產素誘發宮縮經陰道分娩,并在《產婦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確認順產要求。
暫先不去臆想家屬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主動詢問醫生是否進行剖宮產以減少產婦痛苦,或是醫院有沒有向家屬表示強烈建議剖宮產。這些暫且不去說。就從至今的訊息來看,我真的沒看到醫院的情況說明中:家屬是怎樣“明確拒絕”剖宮產,又怎樣“堅決要求”順產的。當然我也沒看到,醫院醫生是在“多大程度”上說明情況,“多大力度”上建議產婦家屬進行“剖宮產”,醫院有沒有向家屬表示,以及表示的力度和產婦那邊疼痛的要死的感覺相比,“力度”又相差多少呢?
然而上面我說著說著,似乎又說到產婦馬茸茸跳樓以后的事了,我們還是回過頭來吧。
馬茸茸疼痛的要死,這是身體的,她可以向醫生明確提出進行剖宮產,我想她也提出了。她必然也通過家屬強烈表達了要進行“剖宮產”的意愿。然而,對于馬茸茸來說,身處于待產室的她,疼痛沒有得到任何緩解,她嘗試了。。。。向醫生。。。向家屬。。。表達疼到生不如死的程度。。。甚至在醫院的視頻監控里在我們的眼前。。。因疼痛倒地。。。。
在我們看到的兩次因疼痛倒地的她(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里可能不止兩次)在回到待產室之后,真正恐懼的是不知道疼痛何時結束。對于她來說,向家屬和醫生無休止的哀求,換來的是沒有任何回應。
當你在網上搜索“待產室”的時候,會看到相關百科解釋。例如:“待產室是準媽媽和她們的小寶寶見面的最后一站,靠近分娩室;”? 在解釋中有一段是關于“待產室”注意禮節的,例如下面這兩項。
克服急躁情緒:
臨產前孕婦的情緒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家屬的喜怒和言談直接影響產婦的情緒,甚至加重產婦心理負擔,所以家屬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緒。一位沉穩的耐心的家屬,能和醫護人員友好溝通的家屬才真正對產婦的自信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信任醫生
臨產的恐懼使產婦對周圍事物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疼痛也使之情緒波動較大,會煩躁易怒不合作,所以產婦在學會自我控制的同時要對醫護人員和醫院環境充分信任,只有這樣才能調動情緒積極配合。否則真有可能增加難產的幾率。
對于馬茸茸的家屬來說,是否做到了和醫護人員友好的溝通,自身行為是否對產婦的自信心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這只有家屬自己最清楚。
對于馬茸茸的醫生和醫護人員來說,馬茸茸作為一名住進待產室的產婦,能忍受疼痛到倒在地上至少兩次,這已經是一個身處于疼痛到想死的人自我控制的極限,在這種情況下醫院及相關醫護人員的行為是否對得起產婦的信任,也只有醫院及醫護人員自己清楚。
一位來到這個星球僅9851天的26歲女子,為何會在醫院這個本應該減少痛苦、療愈傷痛,感受激勵與溫暖的地方,在與肚子里的小寶寶見面的最后一站,在待產室的備用手術室從五樓一躍跳下,一尸兩命。
產婦馬茸茸,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生理上感受到的是生不如死的痛苦。心理上感受的是在醫院這個地方,痛苦的哀求卻無人響應。那只能待在待產室外的家屬最多也只能想象和猜測產婦的痛苦,還有那待產室里的醫生和護理人員最多也只能想象和猜測產婦疼痛的程度。
我們的眼睛,某種程度上都瞎了,當我們作為家屬,聽到醫生一遍一遍的說:“都是這么痛,忍忍就過去了”的時候,我們是相信的,但我們其實感受不到,也不知道正在經歷疼痛的人到底有多痛。當我們作為醫生和護理人員看多了因待產或分娩疼痛的產婦,痛的死去活來時,我們總以為這是“正常的”,因為眼前的各項“指標”都正常,我們就以為“她會挺過去的”,誰知道,當她真正“疼死了的時候”我們傻眼了。
我們都慌了,假如作為醫生或醫院,當遇到這種事情發生時,一部分人可能瞬間想到了“醫患矛盾”或“醫療糾紛”,慌亂之下總容易說一些急于撇清關系或引導輿論。
我們都慌了,假如作為家屬,這個時刻一部分人本該專注哀思我們所愛的人,但不怎的,逝去的人已經走遠,我們卻在輿論的漩渦里。
但是。。。。但是。。。上面都是假如。。。。假如這一事件中的人都是相對善良的。
可如果家屬存在死活不讓產婦剖腹產(盡管產婦可以自己決定)那么馬茸茸就多了一個自殺的原因了。
可如果醫院里的醫生和護理人員存在醫療過失,又去引導輿論攻擊產婦馬茸茸家屬,那么馬茸茸同樣也多了一個自殺的原因。
可現實是如此的諷刺,因為也可能是因為家屬信任醫生,放心的坐在待產室門外,而醫護人員覺得眼前這個因疼痛到倒在地上兩次的人是“正常的現象“不需要特別關心,于是什么都沒有做,家屬和醫生什么都沒有做,任由一個產婦被痛苦折磨到生不如死卻渾然不知,反問對方怎么會這樣?這才是我們需要警醒的。
當生不如死的疼痛重重的敲擊馬茸茸時,當一遍遍的哀求沒有回應時,當在待產室里看不到家人、看不到醫生、看不到醫護人員時,哪怕只有一刻,哪怕只有一瞬間,那一刻對于馬茸茸來說沒有了任何被這個世界關愛的感覺,無論是家屬的親情之愛還是醫生的溫暖關愛,這些都沒有!就在那一瞬間壓垮了馬茸茸想繼續活著額最后一絲勇氣,剩下的只有令她疼到死的疼痛,她也真的流著淚從五樓跳了下去。她想要一切痛苦與絕望就此消失。。。。。。
本文作者已入駐鳳凰網 鳳凰號、今日頭條 、百度 百家號、阿里 大魚號、簡書、搜狐號、網易號、新浪看點
日期:2017年09月17日? 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