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王鋒老師的書在結束語有一段話,甚是喜歡,摘抄下來,時常回味。
原先以為,才華是個門檻兒;后來懂點事,覺得勤奮是一個門檻兒;再往后,當自己既沒有才華,也不夠勤奮的時候,發現時間也是一個門檻,一件事情,你堅持了足夠的時間,總會有所得。這種所得,不在于名利,也不在于你到底做了多大的事,而是在于你知道自己有所成就的,也知道了自己的本份和局限。“知止而后有定”,這種安定的心,何嘗不是一個重要的所得?
現實的,我們正經歷著的人生,有時候并不真實,并不代表生命的全部,在轟轟烈烈的劇情,可能只是表面和碎片。生活在當下的我們,無法掌握事物更全面的關系,更深遠的牽連和蘊藏,我們只能在事情過去后,在遠距離的觀察中搭橋建梁,找到事物間隱密的因果和機緣。直到那個時候,真正的生命才得以更豐盛、更深沉的方式呈現出來-就是喬布斯說的:“你無法預知未來的點滴,只能在回顧過往時串起來過去的蛛絲馬跡,所以你要相信,在未來,你經歷的點點滴滴都會以某種形式串聯起來。”
時間是一個巨大的滑坡墜落是每個的宿命。人活到一定的歲數很容易世故,因為已經沒有足夠的思想力量反省自身,只能在衰老儒弱之中,靠一些技巧和策略來支撐余生。我尊重那些滑落內心升騰的人。
物來則應,過去不留,一本書的作用就是關閉過去。人生至此,對我不薄,我們可以安靜的守候,守候平庸日常的生活,直到萃取一份明亮的精華,看到它閃亮的那一刻,起身、點火、搖晃、蒸發,最后捧出我們想要的晶體。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這是歲月多么美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