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05:08
就寢:22:30
天氣:大霧
心情:一般
紀念日:任務清單(本周每日,昨日完成情況完成打√)
1.閱讀:1小時/日(52min)?
2.學習:0.5小時/日(論文)?
3.晨間日記日更(時間:05:51—06:03)
4.每日聽書:認知方法論/樊登讀書?
除上任務其他最重要的事:()
1.正式找李老師談工作調動問題;
2.
改進:無。
習慣養成:晨練,日更.時間記錄,昨日漏記很多,中午和李老師一起吃飯漏記,下午上班漏記
2月目標
1.熟練論文結構
2.整月日更■■■■
3.2本書+書評■■—
4.體重減2斤■■■■
周目標·完成進度
學習·信息·閱讀
1.認知方法論—直覺與數據主義:數據主義是人之間認知差異的本質區別。要達到當機立斷.熟能生巧,背后刻意練習不可或缺。即算法、算力和數據的提升。
2.mint
3.聽《活法》:對吸引力的新理解: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晰的畫面,細節越詳細越好,并為此付出行動。敢想才是成為的第一步。即富人思維。成為——做到——達到。
健康·飲食·鍛煉(完成打√)
1.瑜伽?
2.早餐:全麥面包1片+牛奶100ml+棗5個+茶(可? 適量+堅果或水果)?
3.昨日晚餐:米粥+蘋果+奶。
人際·家人·朋友
中午和李老師一起吃飯工作·思考
心里一直在賭氣,覺得自己一定要調動一下工作,實在不能和某些人共處。今天中午和李老師談論此事。李老師教導的很對:1.自己的心態要調整好,別人無法改變時,就去調整自己;2.要有開放的心態,要注重和他人之間的鏈接,多去聯系,多去幫助他人,最終都是幫自己;3.眼界要開闊,不能把自己固縮在自己營造的死胡同里,最后讓自己無路可走;4.要有目標,既然要調動,如果目的達到了,就不要再抱怨不如現在呀,或是地方太遠,待遇不好等等,就是任何事情要看最終目的,而不要去看一些如何執行的手段等。
我自己的糾結:也打電話跟朋友做了溝通,但是最終要由自己做決定。首先:我最終想要達到的狀態是,在一個不斷進步的環境里,教授他人,帶動他人,共同進步,而不是找個閑差混日子;如果我能在現在的環境中達到這樣,那么不動;三,我一直情緒不穩定,要調動,是對現任直管領導的不滿和不屑,覺得其無才無能又懶惰,怎么能夠管我,所以很煩,所以留下來就要面對這樣的反復。
最后:要去的地方,很重要,能力能夠得到提現,有進步感,不蹉跎歲月。
不能著急。
昨日最美好的三件事+今日專注一件事
1. 有事情可以找到值得信賴的朋友咨詢和幫助;
2.被面授人生經驗 ;
3. 早上工作似乎有達到心流;
專注:繼續優化記賬(why:記賬有漏賬現象,而且有些特殊的也不統一;what:細節化,流程化、how:打磨流程,關注細節,向大家推出)
思考·創意·未來
我是誰?我到底要成為誰?我到底要干什么?沒有私利的決定和行動真的沒有煩惱了嗎?
但凡糾結郁悶的不行不行的事情,一定是私心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