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呆幾天,看到不少臉色??戳藥讖埬贻p人包公臉,紅綠顏色各不一。這里我不說醫護。說說家屬。
現在的人,一說起孝,就說要能夠養好父母,老了給他們吃給他們穿,就叫做孝順了。但是家里的狗和豬這類牲畜,也我們也同樣養活著他們。如果只是能養就叫孝順,那養狗養豬也叫做孝順嗎?養而不敬,這兩者又有什么區別呢?
? ?第一次見這句話是鐵鷹海底撈,我在工作中受教。反復翻讀原本后,發現自己回家過年過不好了,舅舅不應該那樣叫外公吃飯,表弟不能那樣和老人溝通,知識量變大了,心里負擔重了,自己也只能謹慎的按照書里套公式來,畢竟我還是國學熱粉。
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養著他們,但對他們沒有關愛之心,那跟飼養豬也沒什么區別了;關愛他們但卻沒有尊敬,那和養寵物也沒有什么區別。
隔壁病房住了兩個腿上都是做牽引的病人,都很瘦小很慘,老聽老院長罵人,說是不聽話把腿鋸掉。我這里重點說的是兩個病人的精神狀態,我見過她女兒冷漠,不耐煩,煩躁,請了陪護看著,我看了他換藥感覺這腿可要可不要。消極呆滯。能感覺到醫生并不看好了會痊愈。后者呢同樣的病情,但有人輕聲細語,噓寒問暖,能感覺到他心情不錯,這可能是我覺得他能快速康復的原因之一吧。
曾子曰: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孝的三個層次分別是尊敬父母,退而次之的孝是不讓父母丟面子,僅僅在生活上面供養他們,這只是最底層的要求,甚至不能稱作為孝。
的確,如果僅僅是養而不敬?所謂孝心,又和畜養動物產生產生的情愫有什么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