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優秀的成功人士,從小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該選擇什么,應該怎么做。
不要說孩子,有些大人也不曾想過我們的人生還能有如此般多的選擇。
遇到問題,我們要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讓他們多想想、多看看,是不是這樣的思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那樣的想法也可以拿來用用。
同一句話,你說出來時是這樣想的,別人說出來時又是站在另一種角度思考的。
海倫凱勒在《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中對于人生的意義,她談到:無論生病或健康,看得見看不見,自由或受束縛,我們生在這世界上都要有個目標,不管是處在怎么樣的環境中,與其百般禱告,虔誠順從,倒不如做些有用的事來。
是的,對于一個19世紀的普通殘疾女性,后來能成為一名偉大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取得如此多的成績,實屬不易。
我們的人生就像一道選擇題,困住我們的,往往不是題目本身,而是多項的選擇。
就像海倫凱勒一樣,她看不到,但她可以用心去感受觸摸,她聽不到,但是可以摸發聲的位置來體驗說話的內容。
我們的人生就是一道多項選擇題,題目不重要,你選擇什么才最重要。
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看到更大的世界,那么關鍵就在于我們自己的選擇。
就像面條喬一樣,面條喬是最近和孩子讀的一本繪本《面條喬闖世界》中的一個小人物。
當廚師把一大把面條丟進鍋中的沸水里,準備烹飪一道美味大餐時,大多面條都平靜地等待著被煮熟,只有面條喬,不愿意就這樣躺下來聽天由命,他往上躥、四處跳,直到終于逃出那口滾燙的鍋。
這是不是像極了平日里大多呆在舒適的環境中溫水煮青蛙的大多數人,他們已經不選擇也不想選擇了,他們更愿意相信那就是命。
但凡努力多向前一步,他們都認為根本不可能會有什么突破,還是算了吧!就這樣老實地呆著吧!
殊不知,稍微往前多走走,人生就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面條喬想要自由,所以毅然決然地跳出那口鍋,出來后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他沿著石子路緩慢前進時,甚至還有鋒利的石頭刺進他小小的肚子里。
但這一切又算什么呢?他都不放棄,還是繼續前進。
離開舒適區的過程肯定不舒服,還會遇到很多困難,對于一些意志不強的人來說,早就放棄了,但對于另一小部分人來說,還是要迎難而上,就像面條喬一樣,直到后面,遇到可愛的蘋果。
我和孩子們讀完這本繪本,里面的故事不僅引發了她們深深的思考,而且這本書還讓她們感受了一下盲文是怎樣的。
什么?盲文?
是的,為了讓孩子體會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這是中國出版的第一本兼具正常文字和盲文的故事繪本,眼睛看不見的小朋友也可以看這本書。
我讓孩子們閉上眼睛,用小手指,用心感受一下。
“媽媽,原來看不到的小朋友看的書,摸起來是這樣的?。 ?/p>
“是的,孩子,所以我們是不是要珍惜我們擁有的這一雙明亮的眼睛呢?”
“嗯,是呀!”
這樣一本好的繪本,帶給孩子豐富內容的同時,還能給孩子提供豐富的感受,很難得。
最重要的還有:讓孩子學會做多種選擇。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我是簡書推薦作者sunny,成長中的兩娃辣媽,我會將我在閱讀、學習中所見所聞的收獲與你分享,感謝你的閱讀與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