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午飯后,我正洗碗。
手機響了,是一個朋友打過來的:
“給你說個好消息啊!老太太做的繡球有人買走了!”
“啊!真的嗎?太好了!謝謝啦!”
我在這邊打電話,媽媽正忙著在做一個手工的小包呢,聽到我說繡球賣出去了,抬頭看向我這邊,臉上笑開了花。
二
我媽是1938年生人,快80歲了,是一個退休老教師。
她從年輕時候就是有名的心靈手巧,自學成才學會了做衣服。工作之余,沒少幫別人做衣服,都是義務的,從來沒有收過一分錢。
小時候,我們全家人一年四季各種衣服,都出自媽媽的手。
但是,我們從上班開始,就不需要媽媽做衣服了。
現在媽媽退休在家,身體很好,不愿意閑著,也不愿意跟小區內其他的老人那樣天天打牌,她總是愛給自己找點事情做,找點有意義的事情做。
三
最近,媽媽又找到了自己的新愛好,那就是做手工。媽媽眼睛也很好,現在穿針引線,都不用戴老花鏡的。她陸陸續續地做了很多的手工包,各種有趣的小東西,還有繡球。
這款剛剛賣出去的繡球,就是媽媽手工做的。繡球直徑約18cm,下面的中國結全長約35cm。
這款繡球,用我媽媽的話來說就是“是愛情的吉祥物”。
掛在家里,顯得特別漂亮、提氣兒,而且有民族特色。
媽媽希望晚輩們都生活幸福美滿,家里也漂漂亮亮的,所以做了很多個繡球送給我們,把美好的祝福也送給了我們。
四
有一次,一個好朋友來我家玩兒,看到繡球,被驚艷到了。
聽說是我媽媽自己做的,不由分說,自己搬了個椅子,拿下來了。
說:“這個我先拿走了,你們自己再做一個吧!”
媽媽看到自己的做的東西這么受歡迎,哈哈大笑,開心極了。
五
想起來,為了買到做繡球的面料,我和媽媽真是費了不少勁兒。
原來,我以為買點兒紅布、花布是很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們這里是省會城市,有全省最大的布料批發市場。
一個周末,我專門和媽媽一起去布料市場買布料。
誰知道,想要的那種花布,花色相近的很多,但是有的是人造棉,有的是平面棉。人造棉太軟,平面棉太薄,都不符合媽媽的要求。
紅色的布料倒是特別多,但是都是一個廠家出來的,也都太薄。
我們快把那個龐大的批發市場轉遍了,從地下一層轉到地上三層,從這頭到那頭,一排排看過去,幾乎快要絕望了。
我說:“如果這里都買不到你要的花布,那就不知道去哪里找了!”
我們轉的腿腳發軟,眼暈目眩的時候,忽然就看到了我們想要的花布。
那個店老板說:“這種花布,就是進多了不好賣,想買的還找不到!我這里也不多了,因為這個月底就要把店拍盤出去呢!”
我們一看,只有一小塊了,大約七米多,回家做個有懷舊感的被面也是挺好的,趕快都買了下來。
好事成雙,就在挨著的店里,看到了我們需要的紅色棉布,緊密厚實。
我們跟店老板說:“紅色的棉布很多,但是找到像你這樣的,還真是不容易啊!”
老板很得意:“那是,廠家不是一個啊!整個市場里面,就我自己是從山西進的。來我這里的都是老客戶呢!”
老板還拉著我們看他的布料的標簽,證明原產地跟別人的確實不一樣。
還說:“雖然我的價格比他們高,但是利潤比他們低。做買賣就是要的一個長長久久,不能圖一時的高利潤。”
然后,我們又買了一大包質量最好的珍珠棉,用作繡球的填充物。
六
有了原材料,媽媽忙了起來,陸陸續續做了好幾個繡球。
看到大家這么喜歡她的手工繡球,媽媽說:
“繡球是愛情的吉祥物,如果賣給要結婚的新人也會受歡迎吧?”
我一聽,哎!對啊!可以試試啊!
打聽了一下,恰好一個朋友認識開結婚用品店的人,于是,拿了一個繡球去試試看。
沒有想到,幾天的時間就被人買走了。
媽媽這么大年紀了,從來沒有做過生意,沒有賺過除了工資之外的一點兒錢。
這次,自己親手做的手工作品居然能賣出去,媽媽感覺開心極了!
她隨手拿起來一個跳二人轉用的紅手絹,哼著小調兒,在客廳里扭起了歡快的大秧歌。
七
我說,我給繡球寫個廣告詞吧:
帶上它,遇到你的那個Ta
掛上它,見證你的幸福家!
媽媽說,不論年齡大小,都要夢想,都要有追求,有夢想就能實現!
我說,說得對,而且你也能靠兼職賺錢了。
現在流行斜杠青年,還有斜杠中年,你是斜杠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