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車上一個六十多歲的奶奶在發(fā)牢騷,大致情況是這樣的:她有兩個女兒,老伴走了,房子拆遷拿了一筆錢,一不小心把錢借給了大女兒了,大女兒買了套大房子說讓她媽以后就跟她過,結果小女兒不開心了,覺得這筆錢姐姐是不會還給媽媽的,整天想著媽媽把那筆錢要回來。這種段子在電視調節(jié)節(jié)目中已經看爛了,我嘗試著給她分析情況解決問題,沒辦法誰讓我八卦又熱心......具體情況如下:
? ?1.老太今年64,但看著像74,老伴已經不在了;
? ?2.老太為了借給大女兒的那筆錢整天很抑郁,半夜睡不著;
? ?3.老太平時大女兒小女兒家輪著過,其中小女兒剛生寶寶,每次去了還要帶孩子;
? ?4.老太說她不想和大女兒一起住,想自己買套房子住,可大女兒不同意。
? ?以下是我們的問答!
問:你當初為什么把那筆錢全借給了大女兒?
答:小女兒在省城,老伴生病期間全是大女兒和女婿辛苦照顧的,老伴走后大女兒說讓媽跟她過,把錢給她買個大房子,于是乎心一軟就完蛋了......(車廂的人一個個搖頭,老太你錯了,錯了......)
問:你這么大年紀了,為什么還要幫小女兒帶孩子?
答:因為錢的事情一直沒得到解決,她心里覺得虧欠小的,所以就覺得理所當然地要幫她帶孩子。
問:你有沒有跟大女兒溝通過這筆錢的問題,有沒有試著讓她還給你?
答:有過,她倒也沒有拒絕,只是說讓我放心,以后她會對這筆錢給妹妹一個交代。
問:你看,對面的老太們都在玩pad,看電視劇,你怎么也不搞個玩玩?你平時在家有娛樂活動嗎?
答:我不行,我覺得我學不會,也沒有心玩,整天想這些煩人的事情 ,非常抑郁。
問:除了那筆錢的問題你還為事煩心?
答:我想一個人住,可又擔心以后我不能動了女兒不管我了。
問:你怎么不打扮打扮,看您的樣子以前肯定是個大美女,你看對面奶奶多時髦(對面有個潮奶奶,卷毛黑超)
答:我也知道啊,我年輕時在汽車站做乘務員,人家都說好看,可我現(xiàn)在這么多煩心事哪有心情打扮呀!
問:你女兒是不是也會給你買衣服,拉你出去逛街,但每次給你買東西你都不要,還怪她花錢,買給你的衣服也不怎么穿?
答:姑娘你怎么知道的,確實是的,她買給我的衣服我不怎么穿,覺得年紀這么大了用不著穿新衣服。
? ?問答階段到這里,我的想法已經轉了個大彎。從最初對老太的同情以及對她女兒的反感,到現(xiàn)在對她的無奈和可憐,這種可憐是帶著些看不起的情緒的??蓱z之人必有可悲之處,這句話真真是對的,對到讓你無可辯駁。其實作為旁觀者都知道很大的問題出在哪里:
1.老人感情上太依賴孩子。
2.老人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
3.老人沒有屬于自己的興趣活動,晚年生活完全在下一代的生活中。
4.老人不愿迎合孩子的生活方式,不愿接受新鮮事物。
? ?
? ?我跟老太描述我媽媽,愛運動、愛旅游、愛打牌、愛臭美......媽媽對我也很嚴格,用她的話說: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多么霸氣!而大部分老人呢,應該都是反過來的:你對孩子好,孩子才會對你好!
? ?中國人以孝為先,這當然是應該的,但我們應該認清,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應該靠什么來幸福?在我們這種養(yǎng)老體系不是那么健全的社會,除了靠子女的孝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
? ?某某電視臺總會播放關愛老人的公益廣告,不是放著老年癡呆的爸爸拿餃子吃,就是放著老兩口窩在昏暗的房子里盼著孩子回來......我十分反感這類廣告!為什么不能放點積極向上的老年公益廣告呢?老年人要有自己的生活,要有自己的朋友圈,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 ?過去說:養(yǎng)兒為了防老,而現(xiàn)在我們說:生孩子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我們很多老年人都在做著這樣一個惡性循環(huán),生孩子、養(yǎng)孩子、把錢都給孩子、給孩子做保姆、然后等著孩子給他養(yǎng)老。而到了我們這一代人,用心把孩子養(yǎng)大成人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要再過多的參與到孩子的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對于孩子所提出的要求可以答應也可以拒絕,我們應該“先陪伴、再放手”。
? ?火車到站了,老太要下車了,她對我說:和你聊天我很開心!我說:希望你以后能一直這么開心,真的,你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做個驕傲的老佛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