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去世后已經十年了,這十年里一直想寫點東西紀念奶奶,做個念想。卻又一直不敢動筆。怕自己堆出來的文字玷污了小時候最美好的回憶。其實,最美得記憶是應該存在自己心里用來懷念的的,而不是把它們拿出來去展覽,去開放,去任人參觀。那些記憶都那么美好,那么獨特。它只屬于自己一個人。獨一無二。每個人所經歷的生活都不同,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獨立的情感,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塊最柔軟的地方。而有些東西,只允許自己一個人去做念想,去感受。別人不會懂,更不會珍視。
奶奶去世十年。我很怕這些記憶會伴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怕這些記憶在這個日益冷離日益形式化的社會被背棄。我怕我終有一天也會變的一樣的冷漠和舒于形式,在現實里沒有了情感流瀉,只有一切格式化的程序和應付。不再幻想,不再單純,不再懷念,不再認真。我怕自己總有一天會失去,失去那些記憶,然后失去所有生活中的美好。
有人說過,在所有文字最初的目的和功能里,記錄下生活中的值得收藏的東西最為根本的,這里面包含了事件、情感和眾多可能根本無法歸類的細節。而在我們回過頭來重新審視的時候,我們總會發現生活的美好和自己心里所遺忘的一些東西。然后聽到自己的心聲,這樣才是幸福的。
最初的記憶,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雨天的清晨,我睡在正房的炕上。還沒全醒。睡夢中聽到雨滴順著屋檐掉下,落到平臺上面接雨水的水桶、盆子、水缸里滴答滴答的聲音。伴隨著還有微弱的蒼蠅嗡嗡的叫聲。有節奏,像一首兒歌。然后就聽到“啪”的一聲,耳邊傳來奶奶絮絮說話的聲音,我于是知道奶奶又打死了一只蒼蠅。我翻個身,繼續在半醒半夢的神游。下雨的早上,是可以睡懶覺的,媽媽也不會再像往常一樣在院子大聲叫我起床。奶奶疼愛的幫我掖掖被子,繼續拿著蒼蠅拍,守在我身邊,給我驅趕蒼蠅。我覺得,這就是我一直以來很喜歡雨天的原因吧。現在有好多年沒有聽到過那種雨滴落在盆子、水桶里滴答滴答的聲音了,也沒有過那么安逸的賴在床上半睡半醒的聽雨聲了,也不會再有奶奶在身邊給我驅趕蒼蠅了。
小時候家里后院有棵杏樹。旁邊也有棵梨樹。后院養著雞。記得小時候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本里有篇文章,《杏子熟了》。里面的給幾個偷摘杏子的調皮的孩子拿長竹竿打杏子吃的奶奶,很像我奶奶。每到七八月份杏子成熟后,奶奶總會一大清早把后院掃的干干凈凈。輕輕叫醒還在睡夢中的我,要我和她一起摘杏子。我不情愿的起來,然后幾下爬上樹。然后看見樹下的奶奶費力的舉著一根長長的棍子,一邊輕輕的攪動拍打樹上的杏子,一邊嘴里念叨的的叫我站穩些。老杏樹產量很好,每天我能摘好多杏子。于是留下一部分自家吃夠,奶奶就會送給鄰居。每逢家里有親朋好友來,奶奶總會叫上我上樹摘杏子,等客人走的時候帶回家里吃。有時遇到大風或大雨,會被風雨刮下來好多杏子,然后奶奶就帶領我們全家老少把刮下來的杏子全撿起來,洗干凈后全家一起又把杏核取出來,杏脯放簸箕、篩子里放太陽下曬干,做干杏皮。記憶中小時候每年冬天都要感冒好多次,咳嗽不停,吃藥不管用,奶奶總會用橘皮,杏皮,冰糖,水等給我熬成杏皮湯喝,我最喜歡個奶奶熬的杏皮湯。酸酸甜甜的。治療咳嗽效果很好。奶奶去世之后,我也熬過幾次,可是怎么也熬不出奶奶的那種味道。
奶奶去世后,老杏樹就開始衰敗,結的杏子一年比一年少,枝干也干枯了,慢慢的連葉子都不長了。有年寒假回家,發現杏樹已經不在了,問媽媽說。杏樹早就枯死了,被你爸砍掉了。我默默走到后院,當年的大樹如今只剩一段枯朽的木頭。就像奶奶去世時安靜的躺在地上,我坐在她身邊,看著她。有一塊布蓋在她的身上。我竟沒有勇氣去掀開看一眼,我疼我愛我寵我信我的奶奶。。。那段木頭也孤零零的躺在地上。寂寞的枯朽著,然后,會被當柴燒掉吧。自此,我每次看見杏子時,就會想起奶奶,想起老杏樹來。
有很多孩子,是在父親或者母親的背上長大的。而我是在我奶奶背上長大的。記得豆角熟了時,我便撒嬌讓奶奶背我去摘豆角去。其實我那會兒不小了,不該再給年邁的奶奶身上添分量??晌揖褪秦潙倌棠痰谋?,然后讓奶奶背我。于是地里,奶奶一邊手腳麻利的摘豆角,又要不時的回過將剝開的豆子放進跟在身后她孫子的嘴里,還要不時的照顧她孫子不要踩壞豆苗。這個情景一直在我腦海里,一老一少,奶奶背著孫子,一直手背過托在孫子的屁股,一只胳膊挎著一個裝滿豆角的籃子。蹣跚的走著。孫子雙手穿過奶奶的脖子,不時調皮的勒住奶奶的脖子。奶奶無奈地說,你要勒死奶奶么,夕陽一下,一老一少的影子逐漸被拉長了起來。
小時候總會跟著奶奶去逛親戚,舅爺家,叔伯家,姑爺家。很多親戚。每次去親戚家都很害怕。小時候很喜歡打拳。于是舅爺姑奶奶什么的都嚇唬我說讓我耍拳給他們看,不然晚上就吃掉我奶奶。我就很賣力的打來打去,累的吭哧吭哧的都不敢停。然后看到他們笑的前揚后俯。。。晚上睡覺我和奶奶一個屋,關燈后死死的抓著奶奶,在黑暗里瞪大眼睛,生怕奶奶被舅爺姑爺們抓去吃掉……然后終于撐不住了睡著,早上嚇醒后趕緊看看奶奶還在不在。于是從那以后,每天早上醒來后都要看看奶奶在不在。后來我長大了,奶奶卻真的不在了。
小時候沒上學前,奶奶總會在院子平臺上做針線活,而我就在外面玩土。有一次村里有位老人去世了,親人們哭的很悲涼,葬禮辦的也很大。很熱鬧。小孩子很喜歡熱鬧,很喜歡嗩吶和鞭炮的聲音。于是跑去看了幾天。等喪事辦完后我就回去問奶奶,奶奶你什么時候死呀,你死了我也和他們一樣哭你,奶奶聽了笑著說,那奶奶有一天死了你路不哭呢?我說哭。然后就跑出去玩土去了,我用土做了一個大大的墳,然后找了幾張白紙用唾沫沾在頭上,然后跪在土堆上大聲哭起來,嘴里喊著,奶奶呀- 過了幾年,奶奶真的去世了時,我卻違背了諾言,我沒有哭,一點都沒哭,我哭不出來……
小時候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讓奶奶講故事,我也算是聽著奶奶講的的故事長大的。奶奶講最多的就是狐貍的故事,奶奶沒上過學,不識字,可是她講的故事都非常好聽。沒有哪一本書能比的上。這些年我也看了很多書,都沒有看到奶奶講的那些故事,哪怕相似的也沒有。我經常也會叫來一群一起玩的孩子聽奶奶的故事。我想,我的想象力也是被奶奶的故事開發的吧
大多數老人都會有一個柜子,柜子里面放著很多對于孩子們來說是非常有誘惑力的寶物。我也不例外。奶奶有個柜子,上著鎖。里面有著奶奶收集的各種東西。奶奶給我吃的糖和其他好吃的都是從柜子里拿出來的,年少的我對柜子里面非常好奇。恨不得奶奶把我鎖進柜子里去。奶奶的柜子也是伴隨著我長大的。奶奶去世后,我打開過她的柜子,里面只有很樸素的幾件衣服,和一些棉布,一些彩色的線。沒有其他。奶奶的女工做的特別細致、精巧。我十歲之前冬天穿的棉褲棉衣棉鞋都是奶奶給我縫的。輕棉,舒適,溫暖。
奶奶去世前,承受了很多。我和她還是一起睡,每天早上醒來后都會看見紅紅的一盆。她怕被我看到,上面蓋著一張紙。我只能裝作沒看到,故作輕松的說昨晚又做了個好夢。我不曾想過她在潮濕的夜里有過多少疼,也不曾想過她自己在夜里獨自忍著痛苦而怕把我吵醒,更不曾想過她在離去的時候是不是很辛苦。我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奶奶去世后,埋在了縣城的東山上。和先她三年而去的爺爺相伴。人活一生,能帶走的只有回憶,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人活著不管多么轟轟烈烈抑或多么平平淡淡,死去了,就只剩一杯黃土而已。說不盡蒼涼,道不完感傷??沼鄳涯?。奶奶去世后,我沒哭,流淚,但哭不出。我想,我也不是很悲傷,只是再也見不到奶奶了,就當是奶奶睡著了,出遠門去了吧。
奶奶去世兩年半后,我到縣城讀書,這樣就可以經常去看她了。一中的每個星期天下午休息。早上上完自習,我獨自一人出去。在東山腳下的商店里買了酒,買了香,買了水果,買了蛋糕,也買了冥幣。來到奶奶墓前。燒紙。上香。然后擰開瓶蓋,往墳前3倒半瓶酒。然后坐在旁邊,喝著酒,說說自己的生活,開心,苦惱,孤獨……高中畢業后去外面上學,一年只能去看一回奶奶。不會再像以前一樣每個星期去一次。我很懷念那段能在奶奶墳前喝酒,然后給她說點自己的生活中的事的時光??上КF在不行了。
記得小時候,村里的一個姐姐每次從外面上學回來都會給她奶奶買兩包蛋糕,我當時就很羨慕。我想等我長大去外面上學回來一定要買最好的蛋糕給奶奶吃??墒乾F在我在外面上學了,也買了蛋糕了,奶奶卻已經不在了。她永遠也吃不到孫子給她買的蛋糕了。那位姐姐的奶奶,今年四月份也去世了,很慈祥的一位奶奶??墒且搽x開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待。子欲養兒親不待。
今天看到很大的一棵杏樹,又想起了奶奶后,不想再沉讓她沉寂,寫點什么吧,以此留念。還有數不清的記憶,慢慢再補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