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頁十 選自《第五項修煉》
P191 左手欄
這項技術能非常有效地讓我們“看到”,我們的心智模式是如何在特定情況下運行的。它能揭示我們?nèi)绾瓮ㄟ^操控環(huán)境來避免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從而進一步阻礙我們改進事與愿違的狀況。 左手欄練習可以幫助經(jīng)理人了解,他們的確存在心智模式,而且這些心智模式很活躍,有時還在管理實踐中起到不受歡迎的作用。經(jīng)理人經(jīng)過這個練習后,不僅能意識到他們心智模式的作用,而且會看到,更坦率地面對自己的假設有多么重要。 左手欄來自阿吉里斯及其同事們所使用的案例分析方法。開始時,要選擇一個你與某個人或某幾個人交往的具體情形,而且你感到那個交往方式?jīng)]有成效-----具體地說,交往沒有產(chǎn)生明顯的相互理解和學習的結果,或者交往已經(jīng)陷入僵局。你要寫出一段對話,按腳本的形式寫在紙張的右側。而在紙張的左側,你要寫出當時對話的同時你心里想的但沒有說出來的話。例如,假設在我的搭檔比爾向領導作了重要項目匯報之后,我跟他進了一段對話。匯報我沒有參加,但聽說效果不好。
我:匯報怎么樣 比爾:嗯,我不知道。現(xiàn)在說還太早。而且,我們正在實現(xiàn)一項新的突破。 我:那你覺得我們應該做什么?我覺得你提的問題很重要。
比爾:我拿不準。我們還是再等等,看下一步會發(fā)生什么。
我:也許你是對的。但我認為我們得做些什么,而不能只是等待。
下面顯示的是我的“左手欄”在對話中的情況。 左手欄練習總是能夠讓隱藏的假設成功地浮出水面,并且顯示它如何影響行為。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對比爾有兩個關鍵性假設:一是他缺乏自信,特別是在面對他的槽糕表現(xiàn)時;二是他缺乏主動精神。兩個假設實際上也許都不對,然而兩者都出現(xiàn)在我心里的對話中,而且影響了我處理這個情況的方法。我聽說他匯報得很糟糕,而我卻繞開了這個事實,所以我對他缺乏自信的看法就由此顯現(xiàn)出來。我擔心,假如我直說了,他可能會喪失他僅有的一點兒自信,也許他會無法面對這個事實。于是,我從側面問起匯報的事。 我對比爾缺乏主動精神的看法,從我們關于下一步做什么的對話中顯現(xiàn)出來。不管我如何追問,他都沒有回答出具體的行動方案。我認為這是他懶惰或缺乏首創(chuàng)精神的證據(jù),他在有必要行動的時候,卻滿足于無所作為。由此我認定,必須制造出壓力迫使他行動起來,不然我就要自己單獨行事了。
「I,重述知識」(必選) 左手欄方法幫助找到潛在假設,和昨天的拆頁相比,各自有哪些優(yōu)劣勢。
左手欄VS反推行為模型
兩者的共同點都是基于外顯的語言或者行為來探尋潛藏于內(nèi)在不為人知的想法,它們都是從外向內(nèi)的反推過程,相當于一個鉆井找水源的過程,只是反推行為模型設定了臺階步驟,一步一步往下探索直至觀念/價值觀層面,而左手欄更像是一步跨到想法層。
不管是到達想法層還是觀念層,都會發(fā)現(xiàn)我們與對方的對話或者做出的反應,其實都歸功于底層的想法,所謂思想是行為的種子,一切外顯的對話或者行動都是思想與情境互動的結果,有什么樣的思想取決于有什么樣的觀念,而觀念來源于個性特征和不斷積累的成長經(jīng)歷。外在世界其實是我們內(nèi)在的投射。我們雖然生活在同樣一個世界里,但對于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依據(jù)不同的觀念會有不一樣的情緒反應或者想法,這也反映了我們對于同樣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心理需求,然而大部分的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和成長環(huán)境,并不鼓勵我們直言感受和需要,所以我們與他人的對話會試圖逃避真實的感受和想法,轉而以隔靴搔癢的方式啟動對話,久而久之,我們似乎也忘了自己需要什么,而抱怨別人不能給予所期望的結果。
優(yōu)劣勢對比:
1)左手欄比反推行為模型 簡單,快速,時效性,用于特定情境中,止步于那時那境對外部人、事、物、環(huán)境、情況的真實想法或感受,換了情境對話,要重走左手欄,因為想法和感受可能就不同了;
2)反推行為模型是更深入的探知自我,從行為-情緒-想法-價值觀,需要更長時間的覺察,但適用于更廣的類似行為表現(xiàn)。
「A1,激活經(jīng)驗」(必選) 挑選最近三次溝通(家人、朋友、同事各一次),用“左手欄”梳理一下,找到你有哪些潛在假設,列出假設清單。并識別哪些假設會常出現(xiàn)你的溝通中。
假設清單
隱藏假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當女兒把業(yè)余時間用于看電視卻不看書時,我的假設是:你不愛閱讀,怎么應對以后越來越難的學業(yè)?? ? ? ? ? ? ? ?
2.向技術領導咨詢技術問題時,喜歡假設:他們不喜歡廢話,問問題要言簡意賅。? ?
3.當朋友說自己很忙的時候,我的假設是:是不是時間管理出了問題?是不是一直忙卻一直茫(請原諒我的自不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