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萬年人,祖籍唐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開元間中進士。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他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終為李希烈縊殺,終年77歲。德宗詔文曰:"器質天資,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在書法史上,他是繼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
? ? ? ? 《自書告身》為楷書紙本墨跡,傳為顏真卿自書(尚有爭議),全文共三十三行,253個字(不含其它跋款等)。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書道博物館。該帖作于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屬顏真卿晚年(大約71歲)名作之一。此時顏真卿楷書獨特的風格早已形成并穩定。
? ? ? ? 肅宗"授顏真卿太子少師敕",告身也稱告身狀,是政府委任官職的昭告公文。該作品一般簡稱"自書告身",也有的稱為"太子少師告"。"自書"是自己書寫的意思,應該是皇帝下旨,由他本人書寫。
? ? ? ? 文中內容大約是:太子的品德學問很重要,顏真卿無論是德行、學問、經歷……都可堪追古、服眾,且是朝中老臣,出于愛護和體恤,特授予"太子少師"這個榮譽,以示表彰。
? ? ? ? 全帖端莊樸厚,蒼勁有力,蘊含一種高古氣象和廟堂之氣。承襲顏體一貫特征,字與字之間的距離較近,行與行之間的距離略寬。縱列細看并不是嚴格垂直,有幾行下端略微向右偏離中線,然而緊接著的一行又利用文字的排列重新將傾斜的勢頭拉回來。同一列上的字也左右參差,力圖讓字看起來整齊又不僵硬。每個字的大小不一,顯得錯落有致。所以全篇合起來看依然十分端肅,顯示出作者自如的章法控制能力。
? ? ? ? 雖是公文,受文體格式的限制,顏真卿的字還是展現出了自己外樸內精的特色。每個字筆畫粗而有力,筆畫藏鋒為主,中鋒行筆居多,看起來氣力彌滿(十分Q彈)。細節處理卻并不荒率,筆畫搭建寬和不局促。大約是受篆隸等書體特點影響,這些字談不上嚴格的"橫平豎直",所有的橫都有向右上的傾斜度,所有的豎也幾乎都帶有弧度。點畫的鋒芒收斂不外露,撇劃有個向下壓的勢且將力送到了筆畫的末端,捺劃的末端也有向下壓的勢。鉤畫特征是鉤尖短小尖利,狀如鳥嘴,下部重頓,呈垂露狀,古樸渾厚。有些鉤稍出鋒,有些鉤干脆不出鋒,將其隱跡于豎中,含蓄而凝重,筋力內含,鋒隱勢存。折畫以圓折為主,挑畫起筆較重,出鋒較短。筆畫之間有些許連帶之意,是"楷書宜當行書寫"的明證。綜合以上各筆畫特征看來,會覺得字的結體有點圓乎乎的。這種形態上的樸拙之態也許這就是追古之感的來源吧。
? ? ? ? 對比其早期作品《多寶佛塔感應碑》,風格已是大為不同,點劃鋒芒收斂、字的體態豐腴、結體開闊舒朗。
? ? ? 《自告身》其成書已是中唐時期,唐朝已由繁華的巔峰開始緩緩下行,社會內部矛盾日漸尖銳。這個時期的文藝作品已不再像初唐時期那么浪漫、張揚,而是向沉郁的現實主義轉變。但大唐畢竟是大唐,他那雍容的氣度不減。主要活動在盛唐到中唐之際的顏真卿,其書法與堂皇的盛唐氣象密不可分,壯美蒼古,頂天立地。作為一位承前啟后、變古通今的大師,他倡導新的審美趣味,開創了雄強書風。更有趣的是,其書法與其人格魅力交相輝映,說不清是人格成就了作品,還是作品代表了人格的具體化。從而使顏真卿的書法具有更豐富的藝術審美空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丁酉暑假作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