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月前,我大學畢業。
和舍友們相約每年一次相聚。因為南北分離。
四年零七個月前,我高中畢業。
和同學朋友并沒有什么約定,因為同在一個城市。
再往前,也無約定。甚至,初中和小學的同班同學,我已叫不出許多人的名字,大約見到也已不認識,亦或是裝作不認識。
時間會沖淡我對一切的記憶,唯有留在身邊的,才是鐫刻于心的。
會意識到這一點,是因為某次在微信上見到初中時和自己關系挺好的朋友,我竟然想不起來她叫什么。那一刻,我心虛,愧疚。
但,我和那位朋友確實已經許久未聯系。她的電話號碼不知已被我丟棄在何處,聯系方式只剩微信。幾次收到她發的消息,內容卻都是廣告。
時間就這樣帶走我們彼此的情義,但也許見面時,我們還會笑臉相迎,熱情擁抱,因為曾經有過情義,而繼續說親密的話,然而內心已將彼此看做“自己世界之外”的人。
我也試想過另一種情況:我們雖然幾年時間都不曾出現在彼此的生活中,但也許再見面時會因曾經的情義,而碰撞出更燦爛的火花。
(這一切不過是幻想)
我不知道出現哪一種最合適自己目前的狀態,只好順其自然。
(時間和神奇的確相輔相成)
參加工作九個月來,因為不曾好好努力,工作一直未有長進,反而更為懶惰。
“原地踏步等于退步”這句話不知是誰說的,我深有體會,但僅此而已。
于是,習慣了安逸,剛畢業時那丁點兒的抱負成渣散盡?,F在的我已是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
十年后會變成怎樣還不得而知,但肯定與那些印象中的樣子不同。這是時間的功勞,是自己的選擇,也是是記憶與現實的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