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君子和而不流
【原文】故君子和[hé]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sè]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譯文】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光同塵而不隨波逐流,這是真強大;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是真強大;國家政治清平時,不改變志向,這是真正強大;國家艱難困苦時堅持操守,這是真正強大。
【解讀】
什么是真正的強大?從個人、組織和國家這三個方面來說。
第一,在個人層面,“中立而不倚,強哉矯”,也就是我們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正的強大。
一個人如果擁有獨立的人格,就能夠不受他人的影響而做出自己的判斷。
而“驅而納諸蠱惑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告訴我們,一旦你的不明和貪欲被別人抓住,就會被他人操縱而做出錯誤選擇,這就是失去了自己的獨立人格。
所以真正的強者可以遵從自己的內心來做出獨立的判斷。
第二,在組織層面,“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和順而不隨波逐流,這才是真正強大。
我們在組織中和他人相處,必須要彼此和諧,也應保持自己的原則。這個和順不是隨大流的人云亦云,而是道德經所言的“得其光,同其塵”,是為了與眾人打成一片,與民同樂。若能做到這樣死心不動,其他人就拿你沒有辦法,因為得失利害都無法左右我們,這便是真正的強大。就像在羋月傳中,羋月說:“你比我聰明,但你拿我沒辦法。”
第三,在國家層面,“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意思是國家政治清平時不改變志向,國家艱難困苦時堅持操守,這是真正強大。
也就是說,無論國家處于怎樣的狀況,都不改變自己忠貞愛國的志向。一滴水的能量是有限的,但若能夠融入江河,則會形成澎湃的能量,我們都看到了工人、快遞小哥都可以成為感動中國的人物,這才是真正的強大。
如何在個人、組織、國家這三個層面上都能做到強大,從而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呢?
答案是一個字,誠。誠,體現在個人層面,是真誠;體現在組織層面,是坦誠;體現在國家層面,是忠誠。由此構成了我們真正強大的內核,一個真誠的人就能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一個坦誠的人就能和光同塵而不隨波逐流,一個忠誠的人就能保持忠貞愛國的志向,其核心是一個“誠”字。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擁有這樣的一份誠呢?
陽明先生說:“不欺,則良知無所為而誠,誠則明矣。”原來,當我們不欺騙自己良知的時候,內心就會逐漸變得空靈純粹,天性就會逐漸顯現出來,這樣我們就會逐漸心明眼亮,富有力量。當然,這是一個人逐漸的過程,不是想不欺良知,就立馬能做到不欺良知,這需要相當的功夫,只要我們開始走在不欺良知的路上,真誠、坦誠、忠誠就會逐漸呈現出來,因而在工作生活中就會呈現出更高層面的氣象。
對于走進門的客戶,你就能不卑不亢,有理有節的真誠接待每一位顧客,無論他們富貴與否,你的真誠是最能打動他人;對于組織里的伙伴,你就能坦誠地按照自己的良知做出艱難而正確的決定,不被身邊的利害得失所染污,這時,就算是強權也不能使你屈服。對于自己的國家,你就能忠誠的與國家和時代同頻共振,因而放大自己人生的價值。一般而言,在生活中,考察一個人是否真誠可能需要很長時間,通過一個人是否忠誠于他的國家,一眼就能看出這個人是否真誠是否值得托付。
【學習內容要點】
第一,真誠,讓我們中立而不倚,擁有獨立的人格。
第二,坦誠,讓我們和而不流,擁有真正和諧的伙伴關系。
第三,忠誠,讓我們忠貞愛國,放大自己的人生價值。
第四,只要能不欺騙自己的良知,就能逐漸擁有更高層面的真誠坦誠和忠誠。
【實踐】
真誠是無限量的,越用越多。
對待客人要厚道,不需要過多詢問。
面對他人情緒不好時,不打擾,細心呵護,體諒對方,學會讀心。
一顆真誠的心誠于自己的良知,同時會忠誠于自己的事業和祖國,這份誠心會讓自己充滿自信和力量,心中具有澎湃的力量。如果只是吹牛,心中是沒有力量的,別人也不會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