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1月12日,湖南省沅江市第三中學,高三清北班,47歲的鮑老師被自己班的學霸級人物羅某刀刺身亡。二十多刀,一灘鮮血,再次用血淋淋的案例提醒著一個事實:教師職業,已經成了一個高危職業。教師,稍有不慎,是有生命危險的。
很多教師群里也炸開了鍋。“學生想干啥就讓人家干啥,不想干啥可千萬別逼著人家干啥,保命要緊哪!”“畢業了,感謝學生的不殺之恩!”……
種種言論,都在暗示著教師們在管理學生的時候,將不得不“退了一步,再退一步。”
作為教師,對于這樁弒師案,我也禁不住咒罵著殺人犯羅某的殘暴,喪心病狂,恩將仇報,希望法律能夠嚴懲這個殺人兇手,還教師們一個可以安心教書育人的理由。
痛罵過后,我又問自己,是什么原因讓教師動不動就成了刀下鬼?在這件惡性事件中,誰,還充當了幫兇?
答案是:焦慮!
可以說,羅某是直接兇手,而焦慮,卻是造成羅某舉刀鮑老師送命的幫兇!
02
家境不好但成績優異的羅某,每年都要申請貧困生補助。別的同學每周花100多元,他只花二十多,還包括早餐。同學反應,他性格孤僻,當自己的弱勢科目英語略有提高時,他會向不如他的同學炫耀分數,卻很少和其他優生來往。諸多跡象表明,貧困導致這個學生產生了嚴重的敏感與自卑。而焦慮,可能是扭曲他的靈魂壓垮他精神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
高考,是改變羅某杰命運的一場惡戰。高三,則是戰前那最后一次緊張的磨槍機會,對于學生來說,壓力與緊張可想而知。
此刻,鮑老師讓看勵志視頻讓寫讀后感的出發點是對的,只是,對于班級第一名的羅某來說,他可能并不認可,甚至,還導致了他的不滿與焦慮。能考第一,說明他應該已經足夠勤奮,不需要再勵志。而觀看視頻與寫讀后感的時間,在他看來是不必要的,有這時間,還不如多做幾份高考模擬題更實際。所以,他選擇了拒絕寫讀后感。
事情發展到現在,一切都很正常,即使是學生,也有說不的權利。然而,沒想到鮑老師一句“不寫就轉班”的語言徹底激怒了羅某,導致了慘劇的發生。
或許,一向被呵護慣了的作為尖子生的他,被老師批評后感覺丟了面子;或許,是覺得懲罰過大怕回家無法向望子成龍的父母交代;或許,正好趕上弱項科目沒有考好,正讓他抓狂。總之,正好鮑老師那“不寫就轉班”的威脅性回應,加深了他的焦慮,直接導致了他的失控失常,促使他揮舞著屠刀,喪心病狂地向他的班主任鮑老師捅去。
只是,在亂刀捅死鮑老師之后,他才意識到自己闖下了滔天大禍,于是把刀扔在作案現場,跑去走廊試圖跳樓。焦慮與恐懼,又一次讓他選擇了逃避懲罰,而不是俯首認罪。
就這樣,這個家庭貧困成績優異性格孤僻的羅某,這個未來完全可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優等生羅某,在高考的重壓下,在鮑老師的言語刺激下,焦慮累積到了極限,然后徹底爆發了。
一場戰火,摧毀了兩個家庭,也摧毀了太多教師為師的信心與勇氣。
03
而優秀教師且帶著清北班班主任的鮑老師,想來焦慮也是不少的。
作為老師,自己班里的學生學習氣氛不好,于是才在周末別的班級已經放學的情況下,選擇播放勵志視頻并要求學生寫完讀后感才能離開教室。老師這種行為,正面解讀的話叫做負責敬業,負面解讀的話,就是焦慮。
緣何焦慮?
首先是工作壓力!
在教育界,職稱就是個大困擾。一個名額有限的職稱制度,已經把教師劃分成了三六九等。而至關重要的高考成績則直接關系著老師考核分數的高低,獎金的多少,榮譽的有無。考核與榮譽,又決定著一個老師的職稱能不能再上一個臺階,工資能不能再加一點,生活條件能不能改善一些。就那么幾個名額,有那么多老師拼了命虎視眈眈地志在必得,哪一個人敢松懈?不焦慮?不可能!別的老師不焦慮?也不可能!除非,你家境殷實,生活無憂,才能看淡職稱,才可能云淡風輕。但,這類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教師依然擺不脫低收入高壓力的魔咒。
其次是家庭壓力!
妻子生病,乳腺癌;女兒,高三,前途攸關!可以說,生活重擔全得鮑老師一肩挑,物質困難精神壓力兩面煎熬。
因此,此時此刻,估計鮑老師也處在焦慮重圍之中。所以,當他最得意的弟子,他最關注也最看好的尖子生羅某第一個公然拒絕完成讀后感時,鮑老師的焦慮情緒也到了爆發點。所以,他甩出了那句“不寫就轉班”的狠話。事實上,這句話只是為了表達他對最想不到會違抗自己要求的羅某的失望與憤怒,卻不會真的把這么個成績優異的學霸給攆走的。
04
然而,事實就是這么殘酷!當師生的焦慮情緒同時爆發時,老師選擇了簡單粗暴的言語威脅,學生直接選擇了拔刀相向,慘劇,發生了!
所以我分析,羅某是弒師案的直接兇手,而焦慮,卻是實實在在的幫兇!焦慮之下,學生輕者自殘,重者弒師,還有可能弒父弒母。就看,是誰正好觸發了那條焦慮的引線。
有人說,鮑老師有錯在先,確實,他在周末拖延放學時間去勵志本身已經不對,再簡單粗暴地拒絕學生提出不寫觀后感的要求更不對。但,罪不至死!
也有人說,如果老師“對學生好怎能被殺?”這話聽了初覺有理,可事后想想,好是什么標準?江歌對劉鑫夠好,可是自己卻把命送了!杭州保姆縱火案中女主人對保姆夠好,也把自己和孩子的命送了!鮑老師對羅某也夠好,不僅為他爭取貧困生補助,還曾讓他在自己家中生活過一段時間,夠好不?不也把命送了?
是不是說,好學生說不寫觀后感就可以不寫才是真的好?我不知道!但作為一個老師,我覺得至少我的學生會認為我不公平,對學生沒有做到一視同仁,所以,我不想答應他!因為,我要考慮全班同學的感受,這種感受依然讓我焦慮!
焦慮,讓老師的教育已經無法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焦慮,更讓學生只考慮自己卻不顧他人的利益,包括生命!
05
這個社會不知何時已經變了樣,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人們越來越焦慮。
不上班的焦慮,上班的也焦慮;沒結婚的焦慮,結了婚的還焦慮;沒錢人焦慮,有錢人也焦慮;在家焦慮,出門也焦慮;老板看見員工焦慮,員工看見老板也焦慮。
父母看見孩子焦慮,老師看見學生也焦慮。在老師和父母換監督下的孩子,其實也焦慮!
可是,老師在各種高壓下,同樣在焦慮!
今天,有學生在焦慮下失控屢次弒師。
明日,說不定就有教師在焦慮下精神失常,那時候,教師會不會舉起屠刀也向學生頭上砍去,我就不知道了。
最后,有老師問:看來,焦慮是一種病,得治。您有方嗎?
我只好苦笑一聲:呵呵!兄臺,我也在尋醫問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