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女孩年紀輕輕的時候就曾對所謂的“閨蜜情”有著萬千期待。我也是如此。
只是一篇諷刺我的“閨蜜情”的文章,并沒有對你們的“閨蜜情”有任何異議,畢竟只是我的故事。
今天想寫我和你的故事了,不知道此刻的你在做什么。一直對“愛情靠不住,友情才最珍貴”這類言論感到反感至極。首先,我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幼稚的小姑娘了,可以判斷出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其次,說這句話的人,往往應該也不懂得什么是愛情和友情吧。我要講講我們之間的波折,說來也是挺羞澀,真像小孩子過家家,難以置信。
我們初中便相識了,同班同學,舍友,也是好朋友,相似的家庭背景,父母也是互相認識,兩家人也相距不遠。于是,初中自然而然成為朋友。她初中的時候學習成績沒有我好,班上的男生也很愛拿她開玩笑,她總是對班上的男生變現出厭煩之感。記得那時候,有時候我們一起在晚自習課后回宿舍,只要有男生跟我搭話,她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我總是覺得摸不著頭腦,難以理解,長大之后也慢慢知道,也許她是不喜我和男生走的太近。初三的時候,我們因為一點誤會而漸行漸遠,如今也很難說清楚孰對孰錯,總之,幼稚如我們,那年初三,我們是沒有彼此陪伴的。直到初三結尾,我們之間的關系才有所緩和。慶幸,因為有此事,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孤獨時光。
高中,我們在不同的學校,城南和城北的距離,想起來,總覺得遠隔千里。大概有一兩年吧,我對我們的友情記憶已經模糊了。只記得當時雙方家相距非常之近,于是我們常常在放假的周末相距,然后一起玩耍。距離產生美,我是一直一直相信這一句話的。那一兩年,我覺得我們算是關系非常好的一兩年了吧。再后來,高三時我們會通信,我樂于寫長篇大論的信件,不知道那些曾經的信件是否還被她保留,而我是一直沒舍得扔的。她送我的禮物,給我寄的每一封信,我都視若珍寶般存著呢。我是感情豐富的文科生,她是疲于表達的理科生。記得那年她的生日,我給她送了很多很多禮物,花了很多錢,也是一丁點都不心疼。我是曾經把她當做摯友的,那時覺得就是知己,難以替代。
大學之后,我們之前因為一點口角而疏遠,有那么大半年不太聯系,后來也就慢慢和好了。要說的是,我們之間的友誼確實是幼稚到不行,仔細想來,也是萬分羞愧。大一下那年,她交了男朋友,于是疏遠我,甚至于忘記我的生日。而我是從來從來都不會忘記珍愛的人的生日的。大二上,他們還在一起,我們依舊疏遠,偶爾聯系,那時候他們的感情已經千瘡百孔了。大二下,他們分手,她開始頻繁聯系我,甚至常常哭訴,我總是耐心作答。
母親跟我說,“她只是在她需要你時想起你”。其實,我覺得友誼便是如此,也沒辦法說其他什么,沒有什么可爭論的。大部分的友情都是這般現實的,不是么?
只是,我總在想。也許她和我一樣,都是自私的。
如今環境不同了,中間也有千百種原因,導致我們無法繼續如從前那樣要好,我也沒辦法說什么,既然如此,那也就罷了吧。那我們就淡了吧。
“閨蜜”是一個太過理想化的詞匯,它簡直是太過虛幻,顯得特別假。從此以后,我再也沒有所謂的閨蜜了,有的是知己,有的是朋友,再也沒有這樣一個空空頭銜下的友誼。
真好,我終于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