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可能大家心里都在嘀咕,一個人怎么可能沒有閨蜜呢,若沒有閨蜜,閑暇時光去逛街怎么逛;心里有委屈或者有高興的事跟誰分享,但事實卻是,我真的沒有閨蜜。
回首,我是如何錯過閨蜜的
01 小學(6—12歲)
小學之前的時光可以忽略,每天都是跟著村子里的男孩子或者年齡相近的表哥表弟玩泥巴、打玻璃球、下河抓魚、爬山,不存在發展成閨蜜的條件,因為那時閨蜜為何物尚且不知。
上小學,周圍附近幾個村子的孩子都在一起,課后一起跳橡皮筋,幾家互相竄門,都是一般的玩伴,碰不到惺惺相惜的朋友。小學六年下來,認了兩個干姐姐(A君和B君),按理說,這應該可以發展成為閨蜜,然并卵,我們的閨蜜之情還是我親手葬送的。
A君本不是我的結拜姐妹,看到我跟B君結拜,表達了想加入我們的意愿,都是同班同學,我們也就同意了,但是從心底里說,跟A君的關系自然沒有跟B君好,發展成閨蜜也是B君的可能性大一些,果真,到現在我們的聯系都很少,更別說閨蜜。
B君是我真心想結拜的姐妹,在B君未結婚前,我們的關系都很好,不是閨蜜,但是每個假期回家都會相約逛街,友誼的終結在于她結婚,我沒去。
那年2月底,我還在外省讀大學,開學較早,已購買返校車票,剛好在購買后的第二天,她把請帖發給我。發小加姐妹的婚禮按理說我必須得參加呀,但我當時沒有想通各種關鍵,車票已買,臨近開學,退票、改簽都有可能買不到票,再加上婚禮在開學后一周,若我參加婚禮,必定要請一個星期的假,我不太想請,也不想缺課,因此就沒有參加。那個學期結束后,我回家去找孕期的B君逛街,B君并沒有什么不高興,但我心里知道,我們的關系再不似從前。
果真,在以后的時間里,她從來不會在QQ上找我聊天,也不給我打電話,這段友誼是我心里的一個遺憾。
現在,我每每想起來,心里都會很后悔,當時為什么沒有留下來參加完婚禮再返校,我為什么要在意那幾百塊的車票錢,為什么要那么在意學習,并不會因為那幾天的學習就成績優異,反而因為那幾天,我失去了一生的好閨蜜,好姐妹,悔恨終身。
02 初中(13—16歲)
初中是在當地的一中上的,小學同學都沒有考上,發小的朋友自然就漸行漸遠,只能重新發展友誼。
初中的我長相不太好看,很多人敬而遠之,不管男女,跟同桌關系還好,至今偶爾聯系,但并不是閨蜜,因為隨著時空的變化,她已有她的朋友圈,過去終將成為過去。
有一個一起回家的同學,暫且稱她為C君,跟她的友誼是因為我們有相同的愛好——看小說。我的第一本言情小說是她借給我看的,之后便愛上了言情,至今也是我最大的愛好。后來我們就相互借書看,不僅限于言情,其他有趣的、跟寫作相關的都會看,晚上回家路上便會展開討論,我萌發了寫小說的想法也是她帶動的,雖然我至今未寫出哪怕一篇短篇小說。
按理說,有相同愛好的朋友應該很好發展成閨蜜才是,但事實也沒有。
初中畢業我們就分開了,考上了兩個地方的高中,她留在本縣,我去了臨縣。當時不流行手機,家里也沒有多少錢,也沒有留QQ號,同學聚會我參加了她卻未參加,聯系斷了,友誼也就此斷了,至今未拿到她的聯系方式。
03 高中(17—19)
高中是在另外一個縣的一中上的,因為那所高中是我們那個地區升學率最高的學校,我也隨波逐流,到了外縣,寄宿。
初到這所高中,我的心情是飛揚的,離家遠,可以寄宿,那時在我心底,我認為沒有好閨蜜的原因是我早上到學校就上課,放學就回家,自動忽略了別人跟我一樣上下學卻擁有好閨蜜的事實。而這所高中是寄宿的,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跟同學待在一起,發展閨蜜,可見,我的內心深處也是渴望朋友的。
但是事與愿違,我高中三年并沒有交到好閨蜜。
第一個閨蜜對象D君,開學時與她初相識,每天都在一起吃飯、學習、睡覺(同一個寢室,床頭接床尾),閨蜜的形成應該是水到渠成的,后來因為我也想跟另外一個性格相近的同學成為閨蜜,自然跟她在一起的時間就少了,關系也不知不覺疏遠了,再后來,她成績不太好,初中未畢業就出國了,也從此斷了聯系,只有寢室聚會的時候才會聽跟她一個地方的人說起她,而我也沒有跟另外那個同學成為閨蜜,她找到了跟她更投緣,也更優秀的閨蜜。
可見,貪心不足蛇吞象,做人不能太貪心,抓住眼前的友誼才是最重要的,想要得到太多反而會失去更多。
第二個閨蜜對象是E君,同寢,繼D君之后,我時常跟她吃飯、逛街,很像閨蜜,但是三年下來,她與她同桌成了閨蜜,畢業后,我們去往不同的城市,除了假期的寢室聚會,我們從來不會聯絡。
第二個閨蜜對象F君,我的同桌,也是具備發展成閨蜜的條件,但因為不同寢,放學后便不在一起,上課時間過于關注學業,沒有發展友誼,再加上兩個書呆子,周末也不會相約出去逛街,聯絡下感情,我跟F君的感情不是很深,畢業后也是去往不同的城市,等我畢業后回到熟悉的城市,發現F君和E君的關系,竟然比跟我要好很多,因為她們兩個在一個學校上學,而我與她們相聚千里,可見,距離也是一個影響因素。
后來,我覺得社交應該是主動的,否則什么時候會有人主動來找我,我便給F君發了消息。大意是說,許多年沒見了,找她玩玩,并且想贈送點什么東西,剛好我買了兩本書,想找她時一并送給她,她說過后得空了聯系我,但是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她的消息,我以為她忘記了,便想著Q她一下,找她逛街,但很遺憾,她說沒在昆明,下次再約。我說,好。再后來,她再也沒有約過我。她經常在朋友圈發各種旅游照片,我給她點贊,表達了周末想跟她一起出去玩的想法,讓她下次帶上我。但是幾個月過去了,她陸續去了很多地方旅游,發了很多跟朋友一起的照片,就是從來沒有喊過我。
此時的我突然意識到,不是忘了,只是我們之間沒有那份緣分,各自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即使你愿意當第三者厚著臉皮去插足,別人也不愿意給你那個縫隙讓你插進去,反而顯得自己很掉價。
04 大學(19—23歲)
大學是一個人一生中非常美好的一段歲月,也是發展閨蜜的黃金階段,而我依然如故。我的大學可分為兩個階段來敘述。
第一個階段:交男友前。大概是在大學一年級,課程較多,每天都是跟幾個室友一起規規矩矩地上課下課,略有差別的是G君,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比其他幾個室友要略多。
但是由于我的不解風情,這段友誼也沒有發展成閨蜜。她喊我去逛街,我家境不太好,手里頭閑錢不太多,拒絕了;約我去唱K,我是天生的五音不全,最怕的就是唱歌,自然而然婉拒;約我去跳舞,五音不全自然樂感也不強,婉拒……這樣一來,G君感興趣的,我不擅長,兩人共同行動的機會就少,距離越來越遠。可見,興趣不一致也是很難發展成閨蜜的。
一個學期過去,寢室里其他人相繼跟閨蜜同進同出,我很難去插足,只能時不時跟她們一起活動活動,能說私密話的卻是沒有。
第二個階段:交男友后。大二開始,我大多數時間都在陪男友,逛街也是跟男友一起,自習也是一起,吃飯也是一起,他幾乎成了我的男友+閨蜜。
05 工作(24—)
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競爭性的工作環境導致日常交友常常帶有自私自利,很少有真心相待的朋友,也很難遇到同齡又跟你想做閨蜜的人。
因此,在我人生的五個重要階段,孤獨是我的閨蜜,在生活的浮沉中,始終是我一個人,一個人思考,一個人歡笑,多少苦多少痛都是往自己肚子里咽。
閨蜜,有多重要
從我個人經歷來說,假如閨蜜不重要,我便不會寫下這篇略帶苦澀的文章,便不會發出回望24年,我竟然沒有閨蜜的感慨。
01 失戀時有人陪伴
假如失戀了沒有閨蜜陪伴,開朗的人可通過唱K、暴飲暴食的方式發泄;內向的人,思想、行為都是拘束的,不會采取很好的發泄方式,所有的都悶在心里面,長期心情抑郁下來,輕則影響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品質,重則影響身心健康,給身體和心靈造成難以治愈的創傷,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失戀時,無論給予多少財富都不及陪伴來得重要;無論多少甜言蜜語都不及感同身受的安慰來得重要。
02 逛街時有人陪你血拼
每一個女性都是購物狂,不要急于否認,即使你再內斂,再理性,總有你控制不住,沖破理性思維的牢籠,沖動之下狂買的時候,血拼的情景大多數男友都會退避三舍,閨蜜派上用場,陪你血拼,給你評價,陪你試用新的化妝品等等。
03 聽你訴說內心
每個人都會有彷徨無助的時候,閨蜜可無條件聽你訴說,聽你絮絮叨叨,還會幫你出謀劃策。比如,工作中遇到難題,上司責罵、同事擠兌,跟男友訴說會給對方留下你很煩、你很弱,這么點小事都不能承受的壞印象,閨蜜就不會有這么多想法,一般都會同仇敵愾。
每個人也都會有內心暗喜的時候,比如,當你受到上司的贊揚,工作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小突破,抑或私密發出的文章獲得很多的喜歡時,可以跟閨蜜相約吃一頓大餐或吃遍路邊攤來光明正大地分享內心的喜悅,若是在男友面前,有些喜悅是不止一提的,有些分享是瘋狂的,不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感。
04 醫院看病時有人陪
有很多難以公開,難以啟齒的病癥,比如女性私密的疾病,大多是不能對男友說的,離家遠,母親遠水解不了近渴或從小就缺少來自親人對女孩的關懷,閨蜜就顯得更重要,不僅聽你說病情,還可以給你出主意去哪家醫院看病,可以幫你掛號,全程一直陪伴,給你打氣。想象一下,若是沒有閨蜜,這些事情都要自己面對,是否跟醫生的交談都不由自主帶著哽咽,是否某一個低頭的瞬間,眼淚就嘩啦啦往下流。
如何獲得閨蜜
既然閨蜜如此重要,那我們應該通過什么途徑、采用什么方法贏得閨蜜呢?有言在先,我此處做的這些總結,并不一定能帶來閨蜜,只是我自己總結的一些期望能獲得閨蜜的方法及原則,希望缺少閨蜜的朋友看了后有所啟發,也希望曾經有類似經歷的朋友留下只言片語,讓更多的的人獲得閨蜜。
01 擁有一顆誠懇待友的心
假如是虛情假意或者帶有功利心的交友,無論使用多少交友技巧,在時間的長河中,一切都會無所遁形,只有擁有誠懇待友的心,時常關心朋友,給予朋友回應,才是交友之根本。
02 不計較一時的得與失
一旦認定是值得深交的朋友,不要計較一時的得與失,暫時的失去在將來會為你帶來更大的得益。當你跟他人一起去吃飯時,可以先付錢,雖然為你暫時帶來了一筆經濟上的支出,但是,只要是值得深交的朋友,對方必定會記得你的付出,以后會想辦法還你的情,一來二去,聯系越來越頻繁,才有可能發展成為一般朋友,進而發展成閨蜜;若是不小心看錯了人,不是值得深交的朋友,過后再也沒有聯系過你,就把那頓飯當做看清一個人本心的成本吧,以后就不必要在她身上浪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03 主動幫助別人
助人為樂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交友中助人同樣能為你帶來新的友誼,或者讓友誼更深厚。
兩個沒有任何交集的人,可能因為一次幫助建立聯系;兩個關系一般的朋友,可能因為主動幫助,關系更親密,即使關系不親密,以后遇到困難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方也會主動伸出援手,記住吃虧是福。
04 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做閨蜜
志趣相投對于發展成閨蜜也相當重要,假如兩人興趣愛好風馬牛不相及,一個喜歡熱鬧,比如舞會;一個喜歡安靜,比如看書,這很難形成閨蜜情,因為兩人活動的時間、地點很難重合,語言差異很大,聯絡必然不會多,思想上的碰撞也很難擦出火花。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社區里面,關注自己認為比較有好感的人,試圖發展友情。
05 花時間陪朋友
朋友間的聚會積極參加,給人以合群的印象,即使就在一邊安靜地看著,呆著,不說什么,不做什么,依然可以給人帶來安靜地女子或者是酷帥的男子的印象。
跟朋友去逛街,即使逛街可能花費你讀書、寫字、看劇的時間,但閨蜜就是這樣培養的,在以后的歲月中,閨蜜給你帶來的陪伴勝過你現在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之和。
06 主動贈送禮物
雖然贈送禮物有點收買人心的意思,但是在物欲橫行的時代,或者說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時常收到禮物,內心必然會有一種意想不到的小確幸、小激蕩。
因此,應景的節日、朋友的生日、出去旅游看到有特色的之物、日常逛街看到適合朋友的小東西,可以買下來,贈與朋友,以后你會收到更多令人驚喜的禮物,朋友發展成閨蜜更是情理之中。
07 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這一點是看了鄒永浩老師的《工作之后如何交朋友?》學到的:高質量的朋友能夠讓雙方共同成長,一起變成更優秀的人,而優秀的人往往以群體出現。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你是否在有意無意關注、靠近優秀的人,甚至想跟他們成為好朋友、好閨蜜,因為你想通過交友的方式讓自己向優秀的人學習,自己變得更優秀。
優秀的人對他人的吸引力更大,幫助到他人的機會更多、能力更大,給人的安全感更強,做閨蜜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也是獲得閨蜜的一個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