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2012年底,我決定開始跑步。時光荏苒,我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件事我能堅持整整四年。跑步的緣起,是因為在那年的體檢當中,我被查出了脂肪肝。三十歲不到就得了脂肪肝,這事對我的震撼相當大。可以說,當時的我充滿了恐懼。為了活命,我開始跑步。
關于潛力
如果你問我,想要在某件事上超越90%的人,到底難不難?以往我會告訴你:很難!但是自從跑步之后,我會說:一點也不難!大多數的人,即使想要做某件事,比如鍛煉身體,比如學習外語,比如控制飲食,比如早睡早起,最后的結果,也只是想一想而已。如果你采取了行動,你就肯定已經超越了生活中90%以上的人。自從我跑步之后,我就發現,我的體力已經比我身邊的絕大多數人都要好了。平時出去參加個什么活動,比如登山之類的,都不感覺很累。原來的脂肪肝自然也是已經早就消失了。
一開始,我只能跑幾百米。過了一兩周,就可以跑一千多米了。再過一兩周,就可以兩千以上了。到了半年左右的時候,我終于輕松地一次能跑五千以上。我在高中的時候也跑過五千米,那時候因為鍛煉不足,跑完之后我就累趴了,整整花了一個星期才恢復過來?,F在,我跑五千可以說是輕而易舉,既不會感覺很累,也不需要花很長時間來恢復。即使是一萬米,我也并不覺得有多難,跑完之后最多用一天時間就能恢復體力。沒有跑步之前,我從來不曾想過有一天我也可以跑一萬米,或者連續跑一小時,但是現在我做到了。所以說,沒有真正采取行動之前,誰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潛力。
關于克制
跑步這個事,并不是一切都那么美好。有一些人,為了彰顯自己有多牛,喜歡神化跑步。但是實際上,跑步并不是應對生活中一切不如意的靈丹妙藥。在剛剛結束的廈門馬拉松當中,兩位跑友不幸猝死。這個悲慘的事件告訴人們,跑步有風險,入行需謹慎。幾乎每個堅持了一段時間的跑友,都或多或少遇到過傷病的問題。大多數人跑步都是為了健康,但是傷病的出現卻有違當初的目的。為了減少傷病,跑步者需要學習的重要品質,就是克制!
人一旦開始跑步,進步會很快。這種進步會給人帶來一種強烈的成就感,有的人會很容易迷戀上這種成就感。不斷地加距離,不斷地加速度,不斷地拼成績,一次比一次嗨!除了內心的成就感,跑步還能帶來外在的虛榮感。比如可以在朋友圈曬個跑步成績之類的。為了追求這種成就感和虛榮感,許多人不顧自己的真實體力,急于求成。在這種情況下,輕者傷病,重者猝死。
每一個堅持了一段時間的跑步者,差不多都被“馬拉松”三個字吸引過。馬拉松是對跑步者的終極誘惑,是每個跑步者的夢想。如果經過科學的訓練,跑馬拉松也并不是太難的事情,健康人專注訓練幾個月就能達到。但是,不管是否能夠完成,馬拉松畢竟是極限運動,對健康并沒有太多的好處。我自從跑步以來,也無數次受到馬拉松的誘惑。但是,理性卻一次又一次地告訴我:克制,克制!有一次我實在沒能經受得住誘惑,去跑了一次半程馬拉松。我完成了,但也開始更多地思考克制的問題。我跑步到底是為了什么?如果為了健康,跑個三五公里完全就夠了,只要堅持就行。我不再執著于馬拉松,雖然心里不時還是會蠢蠢欲動。我不能保證以后不會去跑馬拉松,因為那種誘惑仍在。不過我會跟自己保證,除非經過嚴格的訓練,絕不輕易嘗試。
關于改變
跑步會在很多方面改變一個人。首先是身體方面的改變,這一點最為直接。跑步之后,體力肯定會變好,不會那么容易累。跑步之后,心肺功能會明顯增強,不再那么容易氣喘吁吁。一些微小的疾病,會減少一些,比如感冒。但凡事不能絕對,某些人所聲稱的那種徹徹底底的改變,我是沒有經歷過的。
跑步也會或多或少改變人的思維方式。一件事情做得久了,就會自然而然生出一些意義感出來。跑步本身或許并沒太多意義,但是身處其中的人會覺得它有意義。人總是喜歡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懶惰的人會為自己的懶惰尋找理由,勤奮的人也會為自己的勤奮尋找理由。跑步的人也會極盡所能地合理化自己的跑步。其中有些狂熱的人,就會不遺余力地向別人推銷這種生活方式。
跑步的人也普遍有一種心理,那就是如果跑步這件事我能堅持這么久,那么其他的事情呢?是不是也一樣?因此,很多的跑步者開始嘗試做很多以往沒有做過的事情,并且嘗試堅持一段時間。他們會努力將跑步中得到的經驗轉移到這些事情上面。有的人因為跑步而愛上了爬山,有的人因跑步而愛上了旅游,有的人因為跑步而愛上了寫作,有的人因跑步而愛上了看書,還有的人因為跑步而愛上了推銷跑步,從此以此為業。跑步有一種多米諾骨牌的效應。
關于未來
我已經跑步四年了,肯定還會繼續跑下去。我喜歡跑步的感覺,它可以帶給我一些力量。但是我也絕不神化跑步,絕不忽視跑步的負面影響。人應該謙卑一些,畢竟自己還是很渺小的。在跑步的過程中,未來還會遇見很多事,可能有好事,也可能是壞事。堅定而謙卑地跑著,這是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