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從游戲中的一筆投資開始總結,全部內容也都圍繞這筆投資展開
背景:
在游戲后期恰美小伙伴抽到了一張披薩餅店(首付10W,月現金流5K),在無人購買該機會的情況下,就打算自持(現金+貸款僅8.5W),于是我們之間達成合作關系,我出資1.5W,從中去分得現金流,每當恰美領工資的時候,就分我拿一部分。
結果:
隨著游戲的進行,恰美漸漸有了一種愧疚感,感覺我沒有從與她的合作中獲得收益(市場機會原因,她的多套公寓沒有賣出,到游戲結束也足夠的現金支付1.5W的“借款”,另外月現金流我也沒主動找他要)
復盤:
事后復盤,恰美他可能有更好的合作策略,借款1.5W,拿下之后用新的現金流貸款2W,還給我。其實就皆大歡喜了。也省去了她之后的糾結和愧疚...那拿到了機會,我也賺到了“過橋費”,順帶還送了一個人情。
從我的角度,我為什么會接受這樣的合作方式?
從感性角度,會覺得是輸了游戲,贏得了現實,留下了一個很Nice是印象(這是事后復盤時想到的,當時沒考慮這多,也是因為恰美之前有一起玩過,能幫就幫了)
從理性的角度,1.5W換550的現金流(低于銀行貸款利率、且該現金流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是很不理智的一中投資策略。有悖于實現財務自由、完成夢想的游戲目標。
綜合考慮,這筆決策沒有問題,關鍵在于游戲的當時,是否能夠在考慮情況,這筆投資的目的是什么?初心是什么?只有能夠看清楚“收益”和“損失”。才能在游戲進行過程中依舊是淡定的狀態,而不至于帶著情緒進入下一筆決策。
番外:
昨天在現在反思的時候我自己總結出了一個結論:我沒有好好的對待游戲,有沒認真的結算投資收益率。依舊以游戲的心態去玩游戲。但事后想想這個論據足以支撐論點么?是否存在反證?
啟示:
1、不要讓別人在于你的合作不過程中吃虧,樂善好施,用心交朋友。這樣未來才有繼續合作的可能,同時過程中大家也會因為之前的關系,而不那些斤斤計較,不太關注利益。
2、投資決策前需要思考幾個問題:從這筆投資中我想獲得什么?我有可能失去什么(程度的風險)?這個損失是我可以接受的么?三個問題想明白我認為就可以坦然的決策了,不至于讓這筆投資出去以后依舊占用你的”認知帶寬“
3、對于游戲,最負責的方式應該是不斷總結思考、改變現實(算算算依舊重要!!!)
4、從中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思考方式,是偏負面的,多以我做錯了什么為切入點...長此以往就容易否定自己,降低自尊水平,從而也就降低了對于自己的要求(上篇總結內有提到)。
5、所有未來我的總結應該從兩個方面去思考:①我做對了什么?是什么一直支撐我做出這樣的選擇②什么是我做的還不夠,從中我又學到了什么?
感謝濤哥、許麗、紅麗、科幻、壽麗、偉峰、恰美的陪伴~
最后祝各位小伙伴們雙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