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時常會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么我明明沒有買什么東西,卻還是一分錢都沒有存下來?
我想,這是很多年輕人的疑問。
和身邊的90后朋友聊天,也發現大家在金錢方面的要求也出奇的統一:不要求有什么存款,不欠債,能做到月光就很不錯了。
其中,不乏一些喜歡讀書的朋友,而且,其中很多朋友,也讀了很多理財方面的書籍。卻因為無法將書中的知識靈活應用起來,而一貧如洗。
由此可見,對于理財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讀了多少書,而是讀了這些書之后,你能夠靈活應用書中的多少知識。
或者說,你能夠理解多少。
《小狗錢錢》是一本能夠讓成年人和孩子都能夠讀得進去且找到自己的理財方法的書籍。以故事的形式來呈現理財的知識,一只會說話的小狗錢錢和12歲的小女孩吉婭是這本書的主角。
12歲的女孩子尚且能學會與錢打交道的方法,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又有何不可呢?這本書,既是為孩子寫的,也是為成年人寫的。
本書作者博多·舍費爾,是德國著名的投資家、企業家、演說家以及暢銷書作家,同時也是歐洲第一理財大師,擁有“歐洲巴菲特”和“歐洲第一金錢教練”的美譽。
在《小狗錢錢》這本書里,博多·舍費爾將自己成功擺脫財務困境的秘訣一一道來。書中分享的理財知識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接下來,我分享書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三個點。
明確自己的目標和行動計劃
很多人都有目標,但很多人的目標,不是清晰具體的。
比如,我要在30歲之前成為一個富翁,這個目標就很不明確,也不夠具體。畢竟,每個人對于富翁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比如,我原本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我要在30歲之前買一套房子。
這個目標看似很清晰,實際上很縹緲:在哪里買?買多大的?首付大概多少?裝修需要多少錢?
根據上面的幾個問題,重新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我想在30歲之前,在XX城市買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面積約70平米,首付約20萬,裝修10萬左右。
這樣,目標就很清楚了。
而且,根據這個目標,我就可以給自己制定很切合實際的行動計劃。
可以給自己的目標和行動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間,但是不能太脫離實際情況,也不能太多。吉婭就是在錢錢的幫助下,列出了一個包括10個愿望的愿望清單。
后來,又在錢錢的幫助下,從其中挑選出3個自己最想實現的愿望。
你想實現這個愿望的意愿越強烈,成功的概率才會越大。
為了實現這些愿望,你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激勵自己,比如在墻上貼上自己最想去的城市的風景圖,在筆記本里寫下自己擁有了某個東西之后的喜悅心情。
72小時定律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你就必須在72小時內,去完成這件事。
超過這個72小時,那么,你做這件事的意愿,只會越來越低,導致最后你徹底忘記了這件事。說白了,其實就是所謂的拖延癥。
而面對這樣的情況,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在最快的時間里完成。
很多人其實很有能力(才華),但總是覺得自己成功不了。其實原因很簡單:他們只是計劃好了做這件事,但是并沒有去做。
停留在口頭上的行動計劃,和沒有做計劃,唯一的差別是你花費時間去想了這個計劃。
如果你做了某個計劃,你最好盡快將它付諸實際。如果自己手頭確實很忙,不妨把要做的事情寫在手邊的筆記本里或者電腦的文檔里。完成了手頭的事情,就開始著手做。
不要高估自己的毅力,有的事情現在不做,你就永遠不會做了。
這真的有必要嗎?
你想買最新款的包包,你想看愛豆的演唱會,你想去理發店做一個新的發型……
你有千千萬萬種要花錢的理由,卻忘了問自己:這真的有必要嗎?
就像文初說的:很多人覺得自己明明什么也沒買,卻一分錢都沒有存下來。
那是因為錢都在不知不覺中被花掉了:在朋友的推薦下買的奶茶,不怎么喜歡卻禁不住銷售員推薦的衣服,為了湊三件五折多買的兩件衣服……
許多人口口聲聲喊著要“斷離舍”,卻在“買買買”的時候毫不猶豫。事后不但沒有享受到買東西的快感,反而陷入債務危機之中。
不被商家的促銷活動所吸引,不被所謂的優惠信息蒙蔽雙眼。在自己的錢包里夾一個“這真的有必要嗎”,或者在自己的銀行卡、手機背景上,加上這幾個字。
每次想付款的時候,先在心里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答案不是肯定的,那就懸崖勒馬,不要購買這個東西。
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即使不買這些東西,你的生活質量也沒有降低。反而會因為不買這些東西,你有了更多的錢,可以用于買質量更好的東西。
綜上,是《小狗錢錢》這本書中介紹的三個簡單的理財想方法,整本書以故事的形式來講述理財的方法,即使是10來歲的孩子,也可以輕松理解書中的知識。
怎么樣?你get到這些知識了嗎?
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理財確實不是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在自己還沒有本金的時候。《小狗錢錢》從孩子的角度,講了吉婭是怎么在錢錢的幫助下獲得第一筆本金,以及之后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希望對總是存不了錢、陷入債務危機中、或是想存錢的你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