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歸因問題
因為出現某個結果時,所伴隨的一些現象,而很容易就下結論以為:該現象導致了這個結果。而實際上兩者之間的關系不是必然的。
我們很容易會對事情的結果原因輕易去下結論,比如看到某家創業公司成功了,就認為這種商業模式很可行,于是模仿他們的方法去做。而實際上,一家公司成敗與否的關鍵不僅是商業模式本身,甚至你以為的商業模式可能只是你以為,也許你看到別人在做的事情,他們背后的出發點就完全不一樣。
到底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哪個因導致了哪個果,真的想明白了嗎?是那樣的嗎?
2、模板思維
套用模板的行為說的是僅僅從表象分析導致某個問題的原因,并去模仿。這也是另一種歸因失誤帶來的問題。
「模板可以讓我們找到自己和優秀者的差異,但不能告訴我們那些差異導致他們比我們做的優秀。為了填補這種無知,我們往往選擇了最簡單的方法:找出那個最顯而易見的差異,然后假定這就是導致優秀和平庸的關鍵差異。」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因為你只是在「似」模板而不是在「學」模板,要真正讓模板產生價值,需要去學習how it work,去學習背后的理論。
3、團隊凝聚力
游戲構成的4大因素:目標、規則、反饋、自愿。
目標:why we fight
核心:目標匹配能力,讓他們長時間處于目標和能力相等狀態以獲得幸福感,段時間給予他們高于能力的目標以提高能力,有時候也需要給他們低于能力的目標來舒緩節奏。
規則:對如何達成目標作出限制
核心:有明確的、所有人必須遵循的規則,當發生任何一個沖突時,只需要按照既定規則和原則,可以規避很多問題。
反饋:看到自己距離目標有多遠
核心:每個人可以迅速的知道自己現在努力的成果,距離下一目標有多遠。(積極反饋、成果可視化、團隊分享)
自愿:因為內在動力而完成目標
核心:讓團隊成員不會覺得自己是被金錢或者威脅所迫而游戲,而是為了興趣、熱忱等內在動力來工作。
用設計游戲規則的方式管理團隊,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