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類天生有一種對秩序或者規(guī)則的追求,受過一定教育的人更是如此。
我們最大的問題在于,總認為問題都有答案,而事實是很多東西并沒有答案,如果硬要求解,無論怎么都是錯。
所以,當我們面對看似隨機游走的市場的時候,我們總希望找到某種規(guī)律或范式來解釋價格變化,很多時候我們對范式本身的追求,甚至超過了對價格變化本身的尊重。
這就是芒格所說的,對于拿著錘子的人來講,全世界都是釘子。
但遺憾地是,并沒有一種包打天下的框架或范式,能讓我們在市場上永遠占優(yōu)。
世易時移,適者生存,那些能夠長時間保持成功的交易員最重要的生存之道是能夠適應變化。
如果他們遵守某些規(guī)則,但十年之后你再見到他們,他們都會打破那些規(guī)則。因為世道變了。失敗投資者在“重塑自我,向成功交易者轉變”方面幾無作為,他們并不打算重塑自身。
“重塑自我”是成功交易者才會做的事情。
02
框架和進化是一對微妙的共同體。在投資的每個階段,我們都需要一個框架一些標準來比較穩(wěn)定地獲取某一類收益,但隨著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我們又需要不停修正我們的框架。
橋水公司創(chuàng)始人、對沖基金教父達里奧
橋水采取的方法是著重討論和測試框架本身:
●??他們制定決策的過程,是為了決定投資的標準,這些標準是系統(tǒng)化的,決定了在不同環(huán)境下應該怎么做。
●??他們的決策,是決定投資的標準,而不會為了單獨的某一次投資做決策。
●??他們會在多期限和多情景下對投資標準進行測試,以保證這些標準沒有時間和空間的局限。
做比說重要100倍,有了框架當然是要執(zhí)行,但你會發(fā)現(xiàn),執(zhí)行比制定框架又難100倍。某項交易策略不會因為廣為人知,被大多數(shù)交易者相信就趨于失效。
即便人們對某一交易策略大都知道,只要你執(zhí)行策略得當,照樣能取得成效。你就是把交易法則都登在報紙上,這些法則也沒人會遵從的。
關鍵在于始終如一地執(zhí)行交易策略以及遵守交易紀律。
幾乎任何一個人都能很好地列出一些交易法則,但人們無法做到的是,即便交易中身處逆境,遭受虧損,照樣滿懷信心、堅定不移地執(zhí)行這些交易法則。
03
一個好的交易在重復多次后最終是賺錢的,盡管每一次它都有可能虧錢。
一個壞的交易在重復多次后最終將是虧錢的,盡管每一次它都有可能賺錢。
不要混淆可能性與概率,要做時間的朋友。
正確的習慣符合大數(shù)定律。
從單筆交易看,交易成敗幾乎全部取決于運氣,這其實和統(tǒng)計學有關。
如果你做一件有53%成功率的事情,那么單做一次的成功率就是53%,但從長期來看,你反復做這件事情,成功率就趨近100%。
投資是一個足以每天都讓你人格分裂的事業(yè),在堅持執(zhí)行框架標準的同時又要充分尊重市場,客觀、靈活,這幾乎是我們的生命線。
當我們能將交易盈利和自我需求(比如自我期許、自我肯定等等)完全分開,對自己犯的錯能夠承認的時候,我們就從輸家變?yōu)榱粟A家。
●??在轉變之前,承認犯錯比交易輸錢更令我們不快,我們總是試圖做到心想事成,一切如我們所料。
●??但是轉變之后,我們會這么說,這個交易決策是我們思考后做出的,但是如果我錯了,就盡快離場,因為要保住老本,以進行下一筆交易。
憑借這樣的生存哲學,研判正確的話,盈利總是唾手可得,研判錯誤的話,止損認錯、遭受小虧也毫不痛苦,因為交易時認錯出場對我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是不足掛齒的小事。
04
投資新手最常見的錯誤:一是忽視風險管理;二是交易頭寸太大;三是把市場擬人化。
最常見的錯誤,是把市場視為自己強硬的對手、仇人。市場當然是完全客觀、不具感情的,不會在乎交易者是賺還是虧。
99%的時間里,市場自身的力量要大過任何個人或機構的外力,市場遲早會向它該去的地方進發(fā),市場自身形成的運動方向無人能夠改變。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風控怎么強調都不過分。
市場并不是事實,而全部是人們的觀點和頭寸。所以,在任意時間,任何東西可以在任何價格。
一旦你理解了這些,你就意識到你需要保護性的止損。如果頭寸的表現(xiàn)讓你不理解時,你就需要砍倉了,因為你明顯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你必須能夠砍倉。
投資是一個你要去經營的事業(yè),積小勝為大勝,管理風險。你不是一個交易者,你是一個風險管理者。
任何一個投資者做得最差勁事情就是不知所措,你應當知道,在任何情況下該怎么做。
如何才能不賠錢只賺錢?
如何擺脫失敗的投資?
如何保持不要從贏錢變成賠錢?
方向錯誤的祈禱和我希望自己是正確的欲望很多時候會讓損失遠遠大于它們的正常水平。祈禱對于投資者來說是一個糟糕透頂?shù)脑~。
要避免急于翻本的心理,不要為盡快扭虧而投入資金甚至投入加倍的資金來進行交易。
損失達到一定金額就會影響你接下來的判斷,所以你在發(fā)生損失和下一次交易間要騰出一段休息時間,這樣就可以平復心情,恢復冷靜。
歸根到底,你必須把風險降到最小,要把資金保留到為數(shù)不多的、能賺大錢的時候再用。
來源:華爾街見聞
免 責 聲 明
文中涉及個人觀點、策略或操作建議,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任何具體買賣依據(jù),建議投資者自主決策!未經授權的復制、轉載、刊發(fā),本平臺不負任何責任!交易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本產品屬于高風險、高收益投資品種,投資者應有較高的風險識別能力、資金實力與風險承擔能力。投資者應合理配置資產,不應用全部資金做投資,不應借錢來做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