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244-禾欣-05周-鄉間生活,年味將近
臨近新年的這一周,過得非常豐富。
先是回到了鄉下。
我們又有機會親近自然了。
一行人挖了冬筍,因為今年是大年,收獲很大。男性壯年勞力負責挖筍,我和孩子們負責把他們挖出來的筍收起來放進袋子里。找筍可是非常需要眼力的呢!冬筍還沒有冒出頭來,能否找到,全憑經驗了。找不到筍的我,倒是找到了三株已經不太新鮮的小蘑菇。
挖了筍,回到姑媽家,小孩子們先去溪邊抓蝌蚪。菲菲,巧悅,慶慶,三個人,在寂靜的溪邊,找了很久,最終菲菲抓起來兩條,我認為是小魚,勇軍卻說是蝌蚪。
在鄉下,只要到了飯點,鄉里鄉親的鄰居都可以走進來,拿起碗筷一起吃飯。中午,十幾個人一起圍著八仙桌吃了土雞煨筍,還下了豆腐,海帶,一起燉煮。不得不說,麗水的豆腐是真的特別好吃,完全原汁原味,連清美豆腐都遠遠無法企及。
午飯后,我和孩子們又去了夏天玩水的坑,那里的水還是清澈見底。就像一處秘密花園,是我們的自留地。
鄉間的夜晚,五六點就已經漆黑一片了,沒有光污染,只有漫天的繁星閃爍。鄰居們生起大火堆圍坐在一起烤火談天,小孩子們也圍在一起放小煙花,燒火玩。八點左右,我們一家人就早早睡下。姑媽的家,是真正的“民宿”??!第二天一早,我們早早地起了床,只見窗外的山間云霧飄渺,恍若仙境。
孩子們又聚在一起拿小木棒燒火玩,我則一個人朝山上走去,想去尋訪我的那些植物朋友和昆蟲伙伴。我盡力睜大了眼睛,想找到一些寶藏。走了許久,不見它們的蹤影。正覺遺憾之時,忽然在一篇柔軟的嫩綠苔蘚的上方,發現了一朵食指大的堇菜科的小花。我興奮地輕輕扒開了旁邊的雜草,為她留下了美麗的倩影。已經心滿意足的我,還不想停下腳步,沿著盤山公路繼續往上走。在一堆亂石塊中,又發現了幾朵潔白的野草莓的花朵。山體下方的石頭上,苔蘚茂盛。上方,都是參天的毛竹。一片翠綠之中,只有我一個游客。越往上走,天地越寂靜。夏天隨處可見的蜘蛛蝗蟲螞蟻都不見了,地上散落著松樹的樹皮和枯萎的蕨,還有竹葉。忽地,一片鮮亮的黃色映入眼簾---原來是菊科的某種植物,有一朵花瓣完整的,其他幾朵花瓣有些殘缺。但是即便如此,在蕭索沉寂的冬日,也已經非常明亮了!蕨類植物,也正孕育著幼苗。一顆顆柔軟彎曲成“9”字形狀的嫩芽,正破土而出,挺立著曼妙的身姿。再過不久,它們都會變成蕨類家族的一大成員,裝點山林。
快一個小時了,我開始往下走。下山的路,更加精彩。我遇到了放牛的老爺爺,七八頭牛,在他的吆喝下,有秩序地乖乖行進。我站在邊緣,給它們讓路。就在牛兒們過去不久,在路邊發現了類似于罌粟科伏生紫堇的植物。它的別稱是“夏天無”,為什么到了冬天,還有它的身姿呢?具體的名字,還有待考證!再往下走,還發現了和菊科同樣明亮的毛茛。只有零星的一兩朵,它們的花瓣內側,都閃著革質的色澤。
下了山,我們朝麗水市里開去,中午喝了喜酒,在主持人營造的那種氛圍中,不禁流下了滾燙的熱淚。兩個年輕人由此步入婚姻的殿堂,將來會經歷真真切切的生活的磨礪,但愿他們能夠用自己的雙手和心靈,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生活即便再難,也值得好好去過啊。
吃完酒,下午,我和慶慶去了美術館。諾大的場館內,除了我們母子倆,只有另外一位長者在靜靜地欣賞畫作。這次展出的都是麗水地區松陽畫家們的畫。有油畫,水彩畫,色粉畫,中國畫。油畫的質感非常厚重,走近一點,就能清楚地看到畫家是怎樣鋪陳顏料的。水彩畫中,有的比較抽象,有的非常田園,描繪了清新的植物花草。色粉畫,換了一個角度去看,就會發現特殊的光澤。中國畫,都是巨幅的,十分震撼。每一副畫,都比我和慶慶要高,要寬。在這些畫作面前,我心動不已。我拍下了很多照片,包括一些畫作的近景。生活在一個擁有美術館的城市,是非常幸福的事情。網絡時代,電腦手機上的畫作一搜一大把,但現場觀看的感覺,就如同聆聽現場音樂會,那種直接的面對面,那種現場感,始終是無法替代的。希望走進美術館的大人和小朋友越來越多,好好地利用這樣免費而珍貴的資源。
這一天的晚上,我們又回到了鄉下姑媽家,和慶慶,菲菲,巧悅,一起畫了畫,睡了一個香甜的好覺。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張羅著準備回城了。姑媽呢,則是拿出了自己做的一樣一樣特產:山上挖來的筍,地里種的紅薯;大火蒸的千層糕,太陽曬的番薯絲;風干的地瓜干,磨出來的紅薯粉;腌了個把月的酸菜,松軟的紅糖發糕……不僅僅是這一次,而是每一次,每一次回來,再回城,后備箱總會被這些愛的重量塞得滿滿的。姑媽用她的雙手,守護著山里的家園,讓漂泊在外的人有個根據地,也更加守護著親人們的胃,守護著親人們和那片土地之間最直接的鏈接。也不僅僅是姑媽,還有姨媽,還有沾親帶故的鄉親,他們都會用一麻袋一麻袋的食物,把我們的小車塞得滿滿當當。冬天,我們帶回來冬筍,夏天,我們帶回來西瓜。不管是什么,都是那片土地的味道。
臨走時,去看望了隊友小時候的阿婆,她也馬上拿出花生糖,碰柑,來招待我們。只是短暫停留,卻還看見了一顆很大的樹,開滿了粉白的花朵,樹枝間有十幾只綠羽的小鳥在歇息。阿婆的媳婦帶我們走近那棵樹。走得越近,花的香味越濃了。高處有蜜蜂嗡嗡嗡忙碌地采蜜。慶慶一搖,就下起了一陣花瓣雨。墨綠色的遠山,裊裊上升的煙火,枯黃的梯田,熱情的花樹,羊腸小道還有土房子,近處的菜地和孩子……這大概就是傳說中世外桃源的模樣了吧!
最后,買好了土雞,終于回城了。在麗水市里的姨媽,又給我們添了一些特產:糖糕,泡精肉,番薯絲,土豬肉……載著滿滿一車的特產,載著滿滿一車的濃濃鄉情,終于又驅車回到了上海。
在寫下這篇文字之后的明天,我們又要啟程,去湖北,去慶慶外婆家,去過一個溫暖的新年了。想到幾年前,每到過年就無名傷感的自己,微微一笑。我沒有任何時候比這一次,更懂得年的滋味了。喜歡自己這樣的改變,也期待著以此為起點的全新生活。
物質世界一直在滾滾向前,在一切飛速變化的時代里,還有一樣永恒不變的,那就是親情。使得中國年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就是這血濃于水的親情,和一脈相承的鄉情啊。無論離開大地多久,我們都是大地母親的孩子;不管離開家鄉多久,我們都來自那讓人魂牽夢繞的一方水土。我愛這片地大物博的土地,我愛我們的中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