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視覺導向,為了提升名字的視覺效果費勁周折,卻沒有考慮到它聽上去如何。
調查對象對用“縮寫”的公司的平均知曉率為49%,而對比用“全名”的公司的平均知曉率為68%,高出19個百分點。為什么會這樣呢?→其中一個原因,公司最高管理層已經看習慣了印在內部通訊錄上的公司首字母縮寫,很自然的認為人人都知道它。
定位是終生的事業,是長期的過程。現在取得名字,其次效果也許到很多很多年以后才會顯現出來。
心智靠耳朵而不是靠眼睛來運轉的。這是本書提出的最有用的基本觀點之一。電視廣播才是首選媒體,平面廣告則抽象得多。
在我們這個到處使用首字母縮寫的社會里,心智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這些首字母縮寫代表什么?”
你不能指望一家小有成就的公司使用首字母縮寫后(因)就名利雙收(果)。這就如同買豪華汽車和公司專用飛機使公司名利雙收一樣。你首先得取得成功,才能有錢獲得額外收益。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