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做運營,運營自己的人生。
我喜歡英語里對運營的一個說法,run a business. 運營是跟時間、金錢、市場、人心賽跑的一件事情,run賦予了運營更多的靈動。
人生也一樣,生命在于運動。從這個程度上說,run a business等同于run a whole life.
謹在此記錄下生活中關于運營的點滴思考,以期匯聚成實踐中的質變。
在這個夏天之前,我對名字這件事保持著絕對客觀的態度,只是個由別人決定的稱呼而已,不代表事物本身。
自己的名字來源于父母,一種期待,不代表個人意志與審美。
產品的名字來源于老板,一種喜好,不代表產品本身好與壞。
夏天,先是遭遇一場心理學在線課程,老師舉了個例子說名字對個人性格的成型影響很大。
比如澤東、振華之類磅礴大氣的名字,從小背負著如此期待,心理暗示也得讓自己對得起這個名字吧?
接著遭遇到一本廣告營銷的書《定位》,業界元老級的必讀書單,居然也提到了起名字這茬。
名字就像鉤子,把品牌掛在潛在客戶心智中的產品階梯上。在定位時代,你能做的唯一重要的營銷決策就是給產品起什么名字。
如此看來,爹媽給起的好名字有助于人生運勢,品牌的好名字有助于生意興隆。
前者對我來說依舊是一項玄學,后者倒是可以借著書讀完后的誠不我欺,略道一二。
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名字有什么關系?把玫瑰叫做別的名字它是照樣芬芳”
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你聞到的也是你想聞到的。
加勒比海上的豬島在改名為天堂島之前一直默默無聞。
1.如果你還不相信名字的生死攸關程度
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對于沒有切身體會的人來說這是一句故弄玄虛的話,能說服玄虛的僅有活生生的案例。
航空公司的糟糕名字
美國最大的四家航空公司分別是聯合(United Airlines)、美國(American Airlines)、環球(Trans World Airlines)和……東方航空公司(Eastern Airlines)
借用一則航空公司的廣告用語,你知道“在自由世界所有的航空公司當中排行第二的客運公司”嗎?可惜東方航空在旅客調查中一直名列第四。
因為東方航空是一個地區性名字,所以它在潛在客戶的心智中屬于不同的類別,有別于那些大的全國性名字,如美國和聯合。
東方航空用盡各種辦法,從給飛機換裝到提高食品質量和精心打扮空姐,當然還有大筆廣告支出,依舊于事無補。
正如心理學家戴維·謝潑德的說法,西里爾和約翰,人們即使不認識叫這兩個名字的人,仍然會覺得西里爾是個鬼鬼祟祟的家伙,而約翰則是個可以信賴的人。
阿克倫的雙胞胎
goodrich,固特里奇和同行業中一家大型公司Goodyear,固特異相似,它能重新發明輪胎,但從中受益最多的是固特異。
固特里奇是第一家在美國國內銷售鋼帶子午線輪胎的企業??墒菐啄曛?,在回答這種輪胎是哪家公司生產的時候,56%的購買者都說是固特異;而該公司并沒有在國內市場銷售這種輪胎。
固特里奇公司應該采取這樣的戰略:推出一個好品牌,最終用它做公司的名稱。
2.該如何選擇一個風生水起的名字呢
過去產品種類少,信息傳播量也小,名字不像現在這么重要。
現今你試圖在海量的信息流中進入目標人群的視線都很難,更別提占領他們的心智。啟動定位程序說的就是在現有的紅海中,為你的產品找到一個藍海位置。
比如七喜的定位是“非可樂”,在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競爭如火如荼之時,“非可樂”的定位成功與否已有歷史可證。
起一個能啟動定位程序的名字,一個能告訴潛在客戶該產品主要特點的名字
eg.海飛絲Head & Shoulder's
但不能過頭,名字的含義不應過于接近產品內涵本事呢,像是一個通用名稱,適用于該類別中的所有產品,而不是一個特定品牌的商標。
起一個有分量、接近通用的描述性名字可以防止對手跟風擠進你的領地
好名字是長期成功的最好保障?!禤eople》對于一份緋聞專欄雜志是一個出色的名字,跟風品牌《Us》卻遇到了麻煩。
3.何時可以用無意義的名字
可口可樂,柯達和施樂是在各自領域相當成功的名字,卻又毫無意義,如何解釋?
第一個以新產品或新理念進入人們心智的公司很容易出名。不管它的名字是叫林德伯格、史密斯還是叫侏儒怪。
只有在你的產品既是全新的又是廣大消費者急需,而且名字也是第一個進入人們心智的情況下,你才有資格起一個無意義的名字。
這一點很好地解釋了,互聯網時代層出不窮的新事物都伴隨著一個稀奇古怪的名字,依然走了很遠。
4.如何避免不恰當的名字
名字的雷區一般有以下幾種
含混、多義
按照帶特色名字優于通用性名字的定律,《時代》《財富》是比《時代周刊》《商業周刊》更成功的品牌名。
(當然,由于雜志界有準入壁壘,使得通用性品牌名不會顯露弊端;后兩者和前兩者是差不多成功的品牌)
不過Time作為每周一期的新聞雜志的名字就不如更為通用的新聞周刊,它同時也含混、多義,時代有可以被看成是一份鐘表業的行業雜志。
過時
名字也會過時,從而給反映敏銳的競爭對手留出空位。現在的花花公子們絕對不會稱自己“花花公子”,這就給一份針對年輕男性的新雜志創造了機會。Maxim被廣告時代選為當年最佳雜志。
過猶不及
給低熱量和低價產品起名字一定要小心,在暗示其好處時話別說過頭。一旦含義太露骨,反而會把潛在客戶給趕跑了。
無熱量NO-Cal軟飲料決不會有很大成功。誰會去飯館要一份無熱量可樂?坐在旁邊桌子上的人很容易這樣去想:“那胖子。”
壞名字也能變好名字
人造黃油一向被看做是假黃油,心理上有欺騙性,掩蓋了產品的本源。潛在客戶就會推測,人造黃油里肯定含有什么不好的成分。
那么,人造黃油原本應該叫什么?不如就叫大豆黃油。大豆黃油是一種真正的黃油,不同的只是它是從大豆而不是牛奶里提煉出來的罷了。
5.無名陷阱
所謂無名,是指用首字母縮寫代替全名的情況。
“我要去LA” 人們為什么管洛杉磯叫LA,卻很少有人管紐約叫NY?
這里有一個原則,叫做發音首字母縮寫。Gen-er-al E-lec-tric(通用電氣公司)有六個音節,所以大多數人都用兩個音節的G-E。
如果沒有發音上的便利,大多數人不會去用首字母縮寫。紐約和NY都是兩個音節,所以NY常常用在書面上,卻很少用在口頭上。
客戶選擇公司名稱傾向于發音導向,而他們談論的這家公司的看法卻不同。公司是視覺導向,為了提升名字的視覺效果費盡周折,卻沒有考慮它聽上去如何。
《財富》500強的名單上有44家“無名”公司:AMP,AON, AT&T,BB&T……一開始用于保存文件和節省打字時間的手面向縮寫最后會變為成功的符號。如IBM,P&G,3M等。如果挑選出500強名單中緊挨使用縮寫名的公司之后的企業,Rockwell International(洛克威爾國際)、National Steel(全國鋼鐵)等等,顯然更知名。
調查對象對用“縮寫”的公司的平均知曉率為49%,而對比組“全名”的公司的平均知曉率為68%,高出19個百分點。
那FDR和JFK(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和 約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又是怎么回事呢?
該原理的例外是,一旦你成了天下第一、名聲遠揚,名字再用縮寫就不會有歧義了。
最后,心智靠耳朵運轉
“心智靠耳朵而不是靠眼睛來運轉的”
你在腦子里存入圖像之前,先得把它轉化成聲音。這不是說不能用圖像或畫面,而是說用這些圖像的目的是為了讓文字進入人們的心智。
名字選擇錯誤不斷,其主要原因是公司經理們每天都生活在紙張的海洋里:信件、備忘錄、報告。很容易忘記心智是靠耳朵來運轉的。要想說出一個詞,我們先得把字母轉變成聲音。這就是初學者在看書時嘴唇會動的原因。
可以說這條理論是我從這本書中收獲的精華之一。
作為一名閱讀型選手,我很排斥通過音頻or視頻的形式來接受一場講座或有價值的談話節目,理由很簡單,效率太低?;ㄙM在音頻和視頻上的時間遠大于直接閱讀一篇將其中內容整理成文字稿。
從心智靠耳朵運轉的角度來思考,似乎廣播里一遍遍播報的某廣告語、聯絡電話比起平面宣傳物更深地進入了我的大腦。是時候考慮用抑揚頓挫的語調,豐富多彩的肢體語言來俘獲人心了。
以上內容總結自《定位: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作者:阿爾?里斯 ,杰克?特勞特? 譯者:謝偉山 , 苑愛冬
第9章 名字的威力,第10章 無名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