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研究生畢業(yè)后,我在一家國企工作,每天4點45下班,坐上班車5點20到家。在同學和學弟學妹眼中,我的工作成了一份好工作的標準,不加班,還雙休。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這些時間差點毀掉我。有兩個多月,每天下了班我都會異常的無所事事,只能都只靠刷屏上網(wǎng)看劇來打發(fā)時間,一到晚上就感覺羞愧,但是第二天依然重復這樣的生活。
這種安逸的生活也在慢慢的溫水煮青蛙,一點點蠶食著我的生活和斗志。
直到兩個月前,我偶然接觸到了知識付費,參加了由簡書一哥彭小六聯(lián)合幾位大咖打造的學習營,在這里我認識到了更多優(yōu)秀而又充滿活力的小伙伴,也開始學習自己以前從未接觸過這些新知識,重新刷新我的思維。
我每天都在感嘆,原來世界還可以這么精彩。
當?shù)弥獙W習營要在北京站做活動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報名做了志愿者負責人,負責統(tǒng)籌北京站的活動。
正是這次主動和擔當,我重新開啟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學習營表現(xiàn)并不出眾的我受邀和幾位優(yōu)秀學員一起與各位大咖老師約飯,那次飯局上不僅有小六和船長老師,還有坤龍、曉媛、大同、貝爺?shù)葞孜淮罂Ю蠋煛?/b>
飯局上,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無知,對他們所談及的知識付費、課堂打造、推廣運營策略完全一無所知,只能不停的幫大家端盤子上菜。
看著同行的優(yōu)秀學員一個個都踴躍的發(fā)問,我卻什么都問不出來,因為我的確什么都不知道。雖然,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想去寫點東西,也想利用自己在考研輔導上的理解和優(yōu)勢打造一些線上微課程和社群,以此來幫助一些和我一樣出身不好但想考名校的孩子,但我的確什么都不會,就連最起碼的平臺有哪些我都沒有完全搞清楚。
我想開口,但一直不好意思發(fā)問,害怕問題太低級。直到有一個姐姐問到:“ 我要不要去做一些課程試一試看,但又怕自己太匆促。”
我聽到小六老師說:“去試一試,要去試錯才知道行不行,不試錯永遠都沒有機會。”
曉媛老師說:“她以前寫稿子的時候也是經(jīng)常寫到吐,而現(xiàn)在她的私房課連開幾期場場爆滿,很多大咖想聽也沒有名額參加。一定要行動并且堅持下去。”
坤龍老師也說:“敢于嘗試,我最初開始講課的時候也是幾乎沒人聽,直到后來講得多了才慢慢有起色。”
每一個現(xiàn)在閃光的人都有一段默默努力不為人知的時光,我又怕什么呢,反正我現(xiàn)在就是一無所有,為何不去試一試,大不了最后還是一無所有。
從那天起,我決心要認認真真去做這件事,開始行動并且付出了十足的努力。
我申請了公眾號,剛開始的那幾天我連微信公眾號界面都摸不清楚,一點點搜集各種教程,不停看各種新手入門操作教程,一邊摸索一邊嘗試,終于發(fā)出了第一篇文章。同時,我開始鼓足勇氣主動鏈接各種大V和機構(gòu),在雙12當天也推出了自己準備許久的微課,目前也已經(jīng)有接近500人次參與。
為了更好的向小六老師學習,我也加入了簡書這個大家庭,一邊同步更新自己的公號文章,一邊去嘗試寫一些關(guān)于大學生成長的文章。一個月的時間,我在簡書上更新了3.5萬字的原創(chuàng),17篇文字有9篇被首頁收錄,有2篇文章被幾十萬大V轉(zhuǎn)載,幸運的成為官方專題大學生活的推薦作者。
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那一次飯局才開始。
如果沒有那次飯局,我可能還只是停留在敢想不敢做的階段。而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習慣了每天不到5點起來碼字,讀書,下班后也開始更加認真學習各種新知識,做課件,與小伙伴溝通交流。
每天的日子也開始更加充實和有意義,我再也不用為每天碌碌無為而羞愧,生活一直如初見般美好。
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關(guān)于人生更多無限的可能。只有足夠相信,足夠用力,我堅信一切都會是自己想要的模樣。
謝謝你們,飯局上的老師們。我會一直行動,將“開掛”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