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什么?
有越來越多的錢?越來越多可支配的時間?還是找到屬于自己心靈的歸屬和活法?
昨天聽到了一句相當有詩意且獨特的說法:自由是在高速路上塞車的時候心里仍然有一萬只海鷗在飛翔。
下午參加女性組織Lean In 的2016 Leanin Talk,每年我們都會聚在一起聽不同的女性嘉賓分享自己的故事,而今年的主題是轉變,Transformation,世界的轉變和我們的轉變。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改變,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每天都在上演。從農業(yè)時代、工業(yè)時代、信息時代到現在的互聯網時代,乃至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同樣的思維和辦法并不具有普適性,需要順勢而為,歸零學習,不斷進化。
創(chuàng)業(yè)者的角度
與職業(yè)經理人相比,創(chuàng)業(yè)意味著,你必須要換用多維的視角、一個人就是一個公司,高度地整合資源、補齊盲點,擺脫依賴心理,權衡利弊,做好準備承擔任何后果與責任。
創(chuàng)業(yè)并不會保證帶來自由或更好的生活,作為最終焦慮的承受者,你的時間也并不由自己所控制,風險系數高,不一定會成功,純粹為了錢的話、有比創(chuàng)業(yè)更多的方式可以選擇。創(chuàng)業(yè)者心里往往都有一臺自我驅動的發(fā)動機。
然而光有熱情是不夠的,創(chuàng)業(yè)需要創(chuàng)造價值,從用戶思維出發(fā)解決一個沒有人解決過的大的痛點,團結一群有共同目標和價值觀的團隊為之而努力奮斗。
如果壞的結局并不是你所能承受的,你也可以以終為始,用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就業(yè)。未來各個平臺上的個體將會越來越強大,再也沒有比這更能提升自己的了。
沒有頭銜的人
我們往往都被標簽定義著,也都在尋找更美更漂亮的標簽。撥開你所謂的夢想的華麗衣裳,里面是否更多的是欲望?
對于一個女性而言,婚姻、子女,這些通常都被認為是必須品,而我也確實見到一些并不被這些所定義的女性,依然活得精彩, 不論在怎樣的年齡,都是Miss Beautiful。我并沒有鼓吹這種想法的念頭,陪伴和情感鏈接非常重要,溫暖親密的關系對于性格的長成也很有意義,但外在的形式的確并不影響人生的完整。
說出海鷗飛翔的那位姐姐,提到當她在北極望著黑色的億萬年冰川的時候,熱淚盈眶,更堅定了自己對自然藝術的熱愛。她的小孩就是她自己,每一次成長的蛻變和新生都長出一個新的自己。多年來內心默默起了化學變化,學習了很多,逐漸接受了自己的缺點,懷著對世界最初始的信任這樣一個信念生活做事。做個有智慧的人,而不僅僅是聰明。聰明會傷害智慧,往往太想做成一件事的時候會傷害其他本真的一些東西。
我想我們對于他人的價值,就在于能夠平等地對話。我們既不是跟隨者也不是引領者,我們走在一起。在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時候,先明確自己不要的是什么。生活并不會脫軌,現實總會在適當的時候把你拉回來,不怕想法多狂野,就怕一直困在思維的牢籠沒有去嘗試。
當然,人與人之間是有差距的。有些人受成長環(huán)境和教育所影響,開智得比較早,還有一些比如現在很多90后出生在互聯網時代,在國外接觸到前端的思想,趕上國內的大趨勢,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目標邏輯非常沉穩(wěn)清晰,不由得讓人暗暗贊嘆。
嘗試回溯一下自己過往所做的重要決定,哪些因素是在變化中保持不變的,對應地排序。從直覺、從趨勢、從源頭、從動機找解鎖密碼。再跳出自己的角色,看看同齡的人、周邊的人,客觀地評估。
萬千標簽中,你只是你,活出自己,僅此而已。
人生的厚度
人生的厚度是通過價值來衡量的。你是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個世界更好了那么一點點?幫助這個世界上生活的人變得更好了那么一點點?
聽說有世界捐助指數:包括過去一個月是否幫助過陌生人、過去一個月是否捐過錢、過去一個月是否做過義工等。不要輕視自己,不要忽視自己的能量,每個人都能帶來積極的改變。
當我們說接納的時候,注意是否真的站在了平衡的立場上,用不帶優(yōu)越感的同理心去覺知。
發(fā)現和探索自我,成就他人。
最后,我想說的是,夢想照耀未來,行動才能改變,自律方獲自由。
借用寧馨美女的話,愿我們活到60歲時候的那張臉,依然美麗、溫暖、讓人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