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爸爸 富爸爸》Day1:第1章&第2章
1:鼓勵探索,引導思考
“應付真實世界”的理念完全符合現實社會的教育場景,這與國界無關。所有家長對未來孩子的預期都建立在“有關生存和安全感的基礎上”。邁克爾一家在客觀條件中所陳述的事業成功,并不代表生活持久性的輕松和舒適。在教育中,首先對孩子的未來有了更高的期待。
未來生活&學習成就,畢竟是無法直接產生并聯關系的兩件事。
于是,“鼓勵探索、不一味否定”都成為給予更多新思想和正能量的教育溝通方式。對于孩子而言,要獲取對于建議的選擇權, 就需要對不同方向的建議進行思考和判斷(這點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如何進行決策的思維方式相同,在選擇和決策過程中,一定需要有不同面,甚至對立面的聲音。
兩個對立思想:
F:努力學習,收購好公司;有孩子必須富;鼓勵討論;學會管理風險;經濟自理;提倡競爭;不斷投資;學習事業規劃和財務規劃;創造創業機會;
U:努力學習,找好工作;有孩子所以窮;禁止討論;不要冒險;享受待遇;…找好工作
F爸爸在生存發則中,創造無限尋找機會,實現機會的可能;U爸爸則被限定在自己的閉環里。
2. 富人不為錢工作
學習過程中的角色:(孩子)是學習方,創造者;(家長)是教授者,引導方;引導方自然不能毀掉學習方的創造思維和愿景,即便與正確的價值觀不匹配,那也需要先鼓勵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努力、樂觀、積極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里,引導方決不能允許放棄。
學習過程:首先,思考和給自己創造掙錢的機會,在任何事務范疇中都存在機會;第二,體會學習與獲得同步,同時“真正的學習需要經歷、激情和熱切的愿望”。;第三,努力學習的過程當中,需要學會思考,這是在未來進行選擇和判斷的重要能力;第四,學習過程并不空洞,加入“欲望”有關的情感,激發對機會的渴望;第五,思考自我,不與自我最本質的想法抵抗;第六,控制情感,正視欲望和本質期待的同時,規避未來可能產生恐懼陷阱(用來界定欲望與貪欲的界限),這也是沒有真正思考而產生的“無知”。第六,發現機會,觀察和思考會看見別人看不見的”無限可能”.
小結:優雅創造可能性,與貧窮還是富有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