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在某度謀課中的定義是:在規定的條件下,對程序進行操作,以發現程序錯誤,衡量軟件質量,并對其是否能滿足設計要求進行評估的過程。
軟件測試工程師需要理解產品的功能要求,并對其進行測試,檢查軟件有沒有缺陷(Bug),測試軟件是否具有穩定性(Robustness)、安全性、易操作性等性能,寫出相應的測試規范和測試用例的專門工作人員。
通俗一點解釋:就是程序猿們把一個軟件開發出來了,工程師來測試這個新開發的軟件有沒有問題、哪里有問題。類似“質檢員”的角色。
軟件漏洞事件層出不窮?
拼多多軟件漏洞導致損失近千萬元
?2019年1月20日凌晨,拼多多出現巨大漏洞,用戶可以領取100元無門檻券。有大批用戶開啟“薅羊毛”的節奏,利用無門檻券來充值話費、Q幣。直至第二天中午,官方才修復了這個漏洞并對相關訂單進行溯源和強制終止,同時報案,此次漏洞風波帶來的影響,無論從經濟上還是輿論上都造成的損失不可小覷。
騰訊服務器后臺數據BUG
在2017年12月31日騰訊系統服務器后臺數據突然出現Bug,導致原9折優惠的18元一個月視頻會員,0.2元就能買到,更有人續費1000年,所產生的訂單共計287萬筆,涉及39萬名用戶。騰訊最終決定將這些異常訂單全部兌現!粗略計算這次騰訊損失了將近5740 萬元。
2011 年溫州7.23 動車事故
?2011年7月23日20時30分05秒,甬溫線浙江省溫州市境內,由北京南站開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車與杭州站開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車發生動車組列車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傷,中斷行車32小時35分,直接經濟損失19371.65萬元。
?上海鐵路局局長安路生28日說,根據初步掌握的情況分析,“7·23”動車事故是由于溫州南站信號設備在設計上存在嚴重缺陷,遭雷擊發生故障后,導致本應顯示為紅燈的區間信號機錯誤顯示為綠燈。
軟件測試存在的意義?
打造更高質量的軟件工程能力是互聯網科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互聯網+時代,軟件測試和質量保障人員面對邏輯復雜而迭代加速的企業業務要求,必須不斷升級技術和管理水平,才能長久的保證企業業務核心競爭能力。
這是所有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動輒億級用戶的大中型公司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2019 年初,華為任正非公開信《全面提升軟件工程能力與實踐,打造可信的高質量產品》宣布華為決定投入 20 億美元全面提升軟件質量,刷爆了 IT 技術人朋友圈。
華為這一吶喊可謂振聾發聵,宣示當下互聯網企業競爭已經進入拼技術實力的「硬核時代」。
隨后,阿里、騰訊、小米等互聯網巨頭紛紛跟進,在完成各自史上最大規模組織架構調整之后,技術和質量保障委員會的重要地位都進一步凸顯,對質量人才的爭搶也日趨激烈。
軟件測試的需求和“錢”景?
由于軟件測試的重要性是近兩年才被充分認識到的,高校教育和企業培養都還沒有跟上,致使軟件測試需求嚴重供不應求。
人工智能水平的瘋狂提升讓人們對時訊信息的需求爆發式增長,于是各種硬件軟件應運而生、Native APP的完善和優化需求劇增。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前景”自然不言而喻。
同時軟件測試的人才需求缺口越來越大,人才的緊缺就促使軟件測試工程師的薪資在逐漸走高,工資仍有逐年上升的明顯趨勢。
軟件測試在國內還處于發展階段,至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10年時間內,整個軟件測試行業應該會處于蓬勃發展這樣一個生命周期中。
什么人適合學習、從事軟件測試?
對于軟件測試工程師來說,無論男生女生、專業幾何、有無基礎,只要你具備以下特質。
喜歡玩“大家來找茬”
“找茬游戲”眾所周知,他和軟件測試存在異曲同工之處。作為游戲者需要找出圖片中的差異;作為測試員需要找出的差異則是:程序猿大大做出來的軟件和甲方爸爸提出的需求是否一致以及區別在哪。
舉個栗子:我們三億人都在用的某購物app,程序猿把APP開發出來了,作為測試員~需要測一下各方大佬想象中的app可以實現的功能,我手里這個app能否正常的實現。如果哪項功能沒有實現或是出現了錯誤的路徑,則記錄反饋。
所以!如果各位大佬找茬游戲玩的溜,不僅代表你的觀察能力和決策能力強,也代表著你有成為軟件測試工程師的潛質。
?
不拼“爹”的有志青年
沒有名校的光環,沒有高學歷的加冕,沒有家庭背景的支撐,對未來有追求,選軟件測試,就對啦!
軟件測試是最不拼爹,最早實現夢想,回報率最高的職業。
人與人之間差距很小,但是行業與行業之間差距卻很大,就拿現在的情況來說,在北京從事軟件測試工作的薪資基本都能過萬,甚至年薪都在幾十萬以上;從事其他行業的,只有管理高層能拿到這個水平,普通員工拼勁權利,工作好幾年薪資也就7-8k。
我們決定投身軟件測試工作也許是為了興趣,也許是為了高薪,重點是我們擁有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這是一切行為的基礎。
總體來說,軟件測試的學習并沒有什么硬性要求。不需要你一定要是男孩子,不需要你有什么計算機基礎,甚至對英語的認知沒有硬性要求。但需要你有一個不服輸,積極向上的態度。
進入軟件測試行業,是否需要系統學習?
當然需要!
很多小伙伴首選是自學,這個自學的“Bug”可大了去了。比如學習資料的不專業、學習內容的不系統、遇到問題搜羅的答案也五花八門真假難辨。也不怪很多人在自學之路早早折返。
培訓機構的存在,就有價值。有些人對培訓持嗤之以鼻的態度,可能是真被坑過,也可能只是盲目跟風。但是對于好的培訓機構來說,能幫助你快速融入到整個行業中,減少摸索的時間、降低學習難度方面還是很有效果的。
相信新手小伙伴們也試水了不少網上的課程班,學習內容大體相同,甚至課程名字都差不多。如果你學習結果不顯著或已經打了退堂鼓,不是證明專業知識太難學,而是選錯了“敲門磚”。
很多學習平臺的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顧不得學生提問、不管小可愛們的學習效果,下課等于下線,售后每天“隱身教學”,需要老師的時候永遠不見身影。這樣的網課雖然只有幾千塊,但打了水漂,是真真的浪費呀?。。?/p>
普通培訓機構的陷阱~~請謹慎選擇!??!
①?包就業,只要學員不放棄,就負責到底
?????????請問工作找了半年,你若還沒找到,還會堅持嗎?
②?學不會,免費重學
????????進入學習才發現不適合,甚至太難,學不會,學費卻不能退!??!請問你有重學幾次的勇氣?
③?學習專業和推薦工作不對口
?????????那培訓還有什么意義?
④?過度宣傳,只注重招生,卻不care就業率?。?!
????????高薪就業的人光鮮亮麗,那沒有就業卻要背著高額貸款的人呢?誰關注過?
這樣的行為作風本應給被摒棄,網上類似的事件很多,卻有人還抱著僥幸的態度,“砥礪前行”。在這里奉勸大家,選擇培訓機構,請謹慎?!?!?!
頂測科技--軟件測試保薪實訓如何?
多少冠冕堂皇的話,都不如落實到合同上,簽字蓋章,具有法律效益,更讓人心安。
在頂測科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對熱愛互聯網,對高薪渴望。他們經過公司的層層篩選,簽了合同,進入實訓。他們的合同里寫著自己的最低上崗工資,寫著自己最晚上崗時間,寫著退款明細。他們有目標,有信心的來學軟件測試,只為實現自己的夢想。頂測的目標與他們一致,只想讓他們將學習的風險降到最低?——?不就業?or 不高薪,無任何費用。
頂測科技的保薪上崗原則,迎來了很多轉行人士的青睞,也讓其他培訓平臺可望不可即。
學習條件:
??埔陨蠈W歷,學信網可查,專業不限!
想改變當前生活狀態的、
想掌握一門技術的、
不想再混日子的、
想要一個能掙到錢的工作的、
對自己未來負責的、
對IT行業感興趣的,
通過學前測試后,均可參加!
平均入職起薪:
???000-8000
本科7000-9000
研究生8000-10000以上,
對于軟件測試,你是否也有這樣的誤解?
在市場和公司對軟件質量重要性的認識逐漸加強的今天,還是有很多人對軟件測試的認識存在誤區。
誤區一:軟件測試在軟件開發完成之后??????
軟件測試應該貫穿于項目開發的整個過程。在項目開發的每一個階段,都要進行不同目的、不同內容的測試,以保證各階段的正確性。
誤區二:軟件發布后發現質量問題,那是軟件測試人員的錯??????
軟件中的錯誤可能來自軟件項目中的各個過程,軟件測試只能確認軟件存在的錯誤,不能保證軟件沒有新錯誤的出現,因為從根本上講,軟件測試不可能發現全部的錯誤。
從軟件開發的角度來看,軟件的高質量不是軟件測試人員測出來的,是靠軟件生命周期的各個過程中設計出來的。出現軟件錯誤,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某一個人的責任,而是應該分析軟件項目的各個過程,從過程改進方面尋找產生錯誤的原因和改進的措施。
誤區三:軟件測試比較簡單,不懂技術也能勝任??????
一些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因為大學沒有認真學,所以畢業找工作時大家會首選軟件測試,因為在他們的認知里,軟件測試就是簡單的功能測試。并且,在企業里如果一個開發人員突然轉去測試崗了,那么大家通常會認為,他是不是開發能力不夠,或者他是不是不愿意吃苦之類的。
但事實并非如此。
這幾年隨著用戶要求越來越多,產品變得越來越復雜,企業對測試人員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當然,這里的“高”不是說一定要精于某一門技術,而是需要更廣的技術能力。比如簡單的功能測試,我們需要具備需求分析能力、業務能力、基本測試技術;如果進行白盒測試,我們需要擁有一定的代碼閱讀能力和編寫能力;如果進行安全性測試,我們需要一定的網絡安全知識和數據庫分析能力等。
測試人員的技術知識體系需要隨著行業的發展而不斷更新完善,并且隨著新工具、新流程、新設計方法的出現,軟件測試人員也需要像開發一樣持續學習。
誤區四:軟件測試是測試人員的事情,與程序員關系不大??????
開發和測試是相輔相成的過程,需要軟件測試工程師、程序員和系統分析師等保持密切的溝通,需要非常多的交流、協調,以便提升測試效率。
誤區五:和開發相比,軟件測試沒什么前途。??????
前幾年國內普遍存在著“重開發、輕測試”的現象,甚至在很多互聯網公司里,根本就沒有軟件測試崗,產品上線前純靠開發和非專業人員的內部測試,這也造成了很多產品在上線后出現各種問題,從而半路夭折的事件。
最近幾年隨著軟件行業的日漸成熟,用戶對產品的體驗感、安全性更加關注,各大企業對產品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軟件測試變得越來越重要,相應的軟件測試人員的地位和待遇也在逐漸提高。在微軟、谷歌等規模比較大的公司里,軟件測試人員的數量和待遇與程序員沒有多大差別,優秀測試人員的待遇甚至比程序員還要高。
另外,從個招聘網站發布的缺口數據中不難發現:相比開發日趨飽和、競爭激烈的現狀,軟件測試仍會長期處于藍海狀態。
你是否有和他們一樣的苦惱?
某企業的銷售精英
我,每天為我的客戶奔波,被我的業績壓迫,雖然我拿到上萬元的工資很開心,但這樣的工作讓我喘不上氣來。就好像有匹狼在后面一直追著我,再累,我不敢多歇一分鐘,甚至不敢停下來,這樣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再厲害的人,也難逃末尾淘汰制的威脅。
某上市公司的行政秘書
我,工作踏實,收入穩定,處理事務盡職盡責,陪著公司經歷了大起大落。直到那個踩著高跟鞋入職的應屆生來了,我明白自己已經“時日不多”。哪怕我再任勞任怨,逃脫不了“青春飯魔咒”,年齡是優勢也是軟肋。
肯吃苦的,能出差的監理
我,剛畢業時,非常慶幸能進入央企工作,為了多學點東西,和一線工人同吃同喝,和惡劣的環境做斗爭,和團隊一起走南闖北。結婚有娃之后,我意識到即使看遍了各地的風土人情,但沒有家人的陪伴,總會有遺憾。
穿著格子衫的程序猿
某企業研發部門的程序員。盡管剛入行的工資已經超過同屆畢業的同學,但一起入職的隔壁測試員仍讓我成就感全無。很簡單:同樣是IT領域,我辛辛苦苦寫代碼做開發,他對軟件發布的決策權比我大。盡管一個工作性質像個地鐵安檢似的測試員,卻比我掙得還多。然而,他幾乎不怎么加班,也不用深夜在互聯網上聽著“程序員壽命只有35歲”,“程序員加班猝死”那些令人惶恐的文案。
看到這里你可能就理解了為什么好多程序員在轉測試。因為壓力實在太大了?。。?/p>
. . .
你是否有和他們一樣的苦惱,來頂測科技,給人生多一個方向,給自己多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