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明節到了,回家上墳。雖說城里這幾年大氣污染防治抓得緊,不讓燒紙錢。但鄉里的這種風俗還是依然很盛行。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沒有牧童和笛聲,春天早已來臨了,四周卻還是一片土黃色,聞見的只有空氣中的土腥味。
?村里的墳大多數都在離人莊很遠的荒地里,今天上墳的人很少。記得小時候,家族里的一大幫子人一起上墳,挺熱鬧的,長長的路,走起來也不覺得孤單。今天,就我和弟弟兩個人,夕陽、光禿禿的樹干、在風中搖曳的玉米桿,忽然覺得好蕭瑟。到了墳上,上香、燒紙完畢后,到了磕頭時,我照例在心里許了個愿望:希望爺爺奶奶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 ? 田里三三兩兩的人在平地,準備種玉米。這幾年,農村里也發生了不少變化。由于土地帶來的收益太少,加上上級部門要求家家戶戶種梨樹,重點打造皇冠梨品牌,帶動經濟發展。但是梨子結出來后,銷路不暢,樹又不能挖,好多人都放棄了種地,選擇外出打工。村子里剩下的也都是些老人、婦女孩子。以前到了春種秋收季節,各家都會相互搭把手,共同完成種植。現在一切都不同了。社會的功利觀早已滲透到農村,把以前純樸的農村環境氛圍破壞的一干二凈。各家不再相互協作,而是早點把自家的種上好讓男人外出掙錢,要是別人請著幫幫忙,大多數人都不樂意,會找各種借口推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淡漠了。以前到了晚上,大人吃完飯總會聚在村頭聊天或者串門,小孩玩捉迷藏,可高興了。現在晚上的村子里靜悄悄的,各家在干完一天活之后,回家收拾收拾,早早的就拴了門。偶爾出來聊天,談論的也總是到哪里打工去了,能掙多少錢等等。 昔日人情味的村莊已經不在了。
? ? 回了一趟家,生了一番感慨。無論家鄉變成怎樣,我還是最喜歡這里。熟悉的小路,熟悉的果園,熟悉的鐵大門,還有家里等著我們的母親……我的心里就會升起一股平靜感,瞬間忘記了城市里的喧囂和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