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該是越來越淡,還是越來越深。自然是越淡、越淡,越深、越深。
這是去年這下的一篇隨筆,然而,時至今日,我依然可以提起筆來續寫下去。這是因為我愛,因為愛,所以永不過時。
五十四集的瑯琊榜,一周的時間,伴隨著考試以及一堆的課程,最終結束在林殊重新穿上鎧甲、騎上戰馬遠赴沙場的身影中。“一卷風云瑯琊榜,囊盡天下英奇才。”“瑯琊榜首,江左梅郎,得之可得天下。”可最終確是“過慧易夭”
其實早知道這注定是個悲劇,也知道這只是個故事而已,只不過是一個深深地打動了很多的人的故事。
電視播放的結局中雖然沒有明確的表示出林殊已死,但卻是從靖王和霓凰郡主的表現中反映了出來。而在愛奇藝上,一段已有四十幾秒的結局,卻顯示著梅長蘇并沒有死。這道是讓我感覺安慰不少。
能夠理解作為一個電視劇這樣處理結局的好處,能夠給讀者更大的想象空間,喜歡喜劇的人就想著梅長蘇已經遠盾江湖,熱愛悲劇的人可以腦補林殊三月后大破北燕,卻體力不支,馬革還鄉。
自開播來,連續占據微博熱門話題,就連大結局過后這么多天好多視頻播放器的熱搜依然是它。
胡歌曾發微博說:“逍遙過后,梅郎可待”。而這個梅郎真的沒有讓他失望,也沒有讓所有人失望。這是一部古裝劇,架空歷史,沒有纏綿悱惻的愛情,沒有如花似玉的美人,更沒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的君王。這里有的是一步一步的運籌帷幄,一點一滴的嘔心瀝血,是君臣之間的猜疑忌憚,是父子之間的小心防備,是兄弟之間的陰謀詭計、落井下石,更是七萬赤焰軍冤死梅嶺的血海深仇。
梁王最終在被逼迫下答應了重申赤焰之案,卻要求林殊永遠消失,而后來,他又對小殊說道:“你要相信,朕是受了小人的欺騙。林燮輔佐朕十年,而你的母親更是朕的親妹妹。你小的時候,我抱過你,帶你騎過馬,還陪你放過風箏,這些你都記得嗎……啊?”林殊最終紅了眼眶,確是什么也沒有說默默的選擇了離開。
但若我是林殊,當時心里定是翻江倒海的痛著,正是因為記著,正是因為忘記不了過去的每一個細節,正是因為傷害他們的人是那個曾經疼愛他的舅舅,這份傷痛才那么的刻骨銘心揮之不去。
一夕之間,原本大敗敵軍的喜悅全都隨著七萬赤焰軍的血流進了梅嶺的寒土中。七萬男兒,天地為墓,永遠留在了這個他們熟悉的戰場中。可是,可是,卻是死在了他們拼死保衛的同胞的手里,這是背板、是欺騙、是一個無論何時都不可能被原諒的事情。而林殊,只是他們中幸運,也是不幸存活下來的一員。幸運自然是說他沒有死在小人手里,而不幸是他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日子,更是背負著所有死去的兄弟的期望。
總覺得,梅長蘇終究是不自信,對自己這個早已不能和林殊相比的身體的自卑,或是無法接受。在小說當中,大概是這樣描寫梅長蘇發現景琰發現他是林殊后的場景的。
“我家里還有點事,請容我告辭。”……梅長蘇想盡量走的快些,但無奈大病初愈,他不敢回頭,因為他知道靖王的目光一直追隨著他,他無法忍受昔日一起并肩戰斗的朋友跑過來扶住他軟泥一樣虛弱無力的身軀,用同情和憐憫的聲音說:“小殊,沒事吧”“沒事吧”這本是安慰之語,但是,當這句話是對著一個曾經戰無不勝天才少年說來確是無比的殘酷。
因為喜歡胡歌,所以關注了這部電視,又因為喜歡這部電視,所以翻看了小說。而我,很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這本小說。
小說,即是人生,既是現實。只不過是把某一方面擴大了而已。但它總會反映我們心中所想,所念,所盼。相信所有喜歡瑯琊榜的人,心中都懷有一腔熱血 ? 一縷豪情,終是 ?:此血仍殷,此身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