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詩人奧維德筆下的人物曾哀嘆:“我被一種奇怪的新力量牽制。欲望和理性將我拉向不同的地方,我看到并認同了正確的道路,卻走向錯誤的一邊。”
本章作者試圖證明在所知的三種觀點,即柏拉圖(以及之后的康德,再之后的科爾伯格)所相信的理性能夠而且應當主導一切;杰弗遜認為的兩個過程(道德情感和道德推理是兩個分開的過程,每個過程都能獨立進行道德評判)是統治著一個分裂帝國的平等的伙伴(頭腦和心靈),以及休謨的推理是(且只適合于)做激情的仆人中,休謨是對的。
社會直覺主義模式發源于休謨的模式并使之更加社會化。“直覺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道德理性是直覺之狗身后搖晃的尾巴。如果你要求人們相信某些違背了他們直覺的東西,他們會努力找個逃避的出口---也就是尋找一個理由來質疑你的觀點或結論,他們幾乎總能成功!
這一章讓我聯想到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以科學與系統為先導的西方(特別是北美)不斷萌芽并得到快速發展的禪修和正念,(教練技術的快速發展好像也是在這個時期),人類的行為和思想之間這些千絲萬縷的聯結,真是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