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轉眼間,我那個呀呀學語的兒子已經進入了高三,我也成為了一名傳說中的高三家長。幾個月下來面對高三壓力有幾點心得,想一吐為快。
? ? ? 就整個社會而言,通常對高考這件事,只是在每年的6月6、7、8號這三天,全社會都會關注,這幾天過去了,這件事情也就過去了。對各地招生辦、招生高校和一些承擔考點任務的學校來說,每一屆的考前準備和考后的改卷、招生,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幾乎成為一個例行的工作。
? ? ? 對高中學校來說,每年都有升學率的任務,都有高分段學生的比率,各個學校之間的比較,還有對老師的各種獎懲兌現,這些緊張的氣氛都會通過老師進行壓力傳導,把壓力傳遞給孩子。當然還有班級和班級之間的比較,同學和同學們之間的比較,月考、周考、???,不停的排名,不停的刷新成績,高低起伏的成績和上上下下的排名這些都給了孩子一種無形的壓力。
? ? ? 對每個孩子自己來說,想到辛苦學習十幾年,要在這一年里面收獲,確切地說就是在高考這一次考試中拿出最好的成績,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也許他們會想,如果考不好怎么對老師交代?怎么對家長交代?自己今后該怎么辦?等等的各種假設只會讓孩子自己壓力更大。
? ? ? 對高三的家長來說,肯定就會想,如果考不出好的成績,就沒有好的大學;上不了好的大學,就意味著找不著好的工作;沒有好的工作就意味著沒有好的收入;沒有好的收入,就意味著沒有幸福的人生。或者會認為孩子上不了好的大學,會讓自己在親戚、朋友、同事面前很丟面子。所以我們的情緒就隨著上上下下動蕩起伏的排名波動,成績考好了,我們心花怒放,成績考差了,我們擔驚受怕。這種波動的情緒最容易被孩子感覺到,從而也會引得他們對每次考試過分重視,形成非常大的思想壓力,從而出現考前焦慮、發揮失常等等現象。
? ? 所以面對高三壓力,我的觀點是接受現實、接納現狀,因為每個孩子打內心里都是希望考高分、上好的大學。所以我和劉先生要有一種心態:? 孩子能考出更高的分數,那就更好;考不出更高的分數,目前的現狀也是挺不錯的。有了更好,沒了也很好。
? ? 孩子,你的努力和用功我和爸爸都看在眼里,你是好樣的!只要你盡力,什么樣的結果我們都能接受!祝福你,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