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為一個沒有經驗的實習生,主要任務是負責“對付”一些“淘氣、不好照看”的孩子以及一些新來孩子,因此我接觸到了他,新來孩子——多多。
案例分析:
? ? ? ? 多多,一個初到幼兒園的3歲孩子,長的極其普通的一個男孩兒,做的事卻一點也不讓人省心。由爺爺奶奶送來的小多多,也遇到了和其他小朋友一樣的問題——分離焦慮。待爺爺奶奶走后,哭聲不斷,嘴里喊著“爺爺”,生怕震不破屋頂,我企圖去抱一抱他,這家伙竟然對我拳打腳踢,不知道的人以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大惡魔,因此我時刻與他保持著一定距離,我感到很無奈,任由他“撒潑”。待他情緒穩定一會兒,我想盡辦法讓他轉移注意力,以便熬過這艱難的一上午。今天度過了,那么明天呢,依然存在同樣的問題,對我拳打腳踢。
應對措施:
? ? ? ?⑴家園共育。在爺爺奶奶接孩子時,我們進行了簡單的談話。“可以在家和孩子事先說好,到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玩,放學了就來接寶貝了”“老師在幼兒園也多關心下寶貝,讓他感覺到幼兒園的溫暖以及讓其他小朋友和他一起玩,讓他慢慢適應到這個環境來”。
? ? ? ? ⑵先安撫情緒,轉移注意力。待爺爺走后,多多再次哭了,“你要找爺爺對嗎 ?好 ,我答應你幫你找爺爺” “行,先擦干眼淚,要不我聽不懂你說的話” ?好了,抱一抱好嗎。我輕輕的戳著他肚子和胳肢窩,努力的笑著,于是我借此機會讓他和其他孩子玩了起來。成功幫他轉移了注意力。
案例分析:
? ? ? ?這個分離焦慮暫時得以緩解,但又有另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接踵而來,“只吃飯不吃菜”。“多多要吃點兒菜好不好” ?“多多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在吃菜對不對” ?“多多吃點兒菜就不生病了,就不用喝藥了” 粥里有個他不認識的任何“物體”,粥都會被推到一邊,絕不示弱,絕不張口。不論我如何說,如何哄,他的頭始終扭向另一邊,才不管我。
應對措施:
? ? ? ⑴強化:“今天哪個小朋友的菜全都吃完,就獎勵誰小紅花哦” 似乎有點兒心動了。而后我和多多進行了一次很認真的談話“多多,老師是不是答應你幫你找爺爺,那么你是一個男子漢,也要答應老師一件事好不好” “今天咱們就吃一個小豆角,老師就獎勵多多當值日生。” 于是我倆很愉快的達成了協議。
? ? ? ? ⑵家園共育:在爺爺面前我故意夸了夸多多,多多也很高興,得意的向爺爺炫耀,爺爺也夸獎了多多。“多多,明天還當不當值日生呢?” ?“當”他興奮的說著。“那咱明天就再吃一個菜好不好,吃進肚子” 于是我的努力終于見成效了。慢慢的,在鼓勵下多多也開始吃很多菜了。
? ? ? ?努力去理解孩子們的每一個也許在常人看來“不可理喻”的行為,多為孩子創造輕松和諧的氛圍。說著容易,真正做到實屬不易,這不僅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專業水平,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有一顆愛心,用愛用心就能解讀出孩子的語言。
? ?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