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廣州,最愛英雄樹木棉。
愛它花開紅似火,更愛它絮飛白似雪。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開紅比朝霞鮮。 ? ? ? ? ? ? ? ? ? ? ——屈大均(清初)
木棉花開。
漫步街上,可看見,一朵朵如紅衣英雄似的木棉花自樹頂端落下,隨風一路旋轉而下,然后“啪”一聲落在地上。樹下落英繽紛,花不退色、不萎靡,很英雄地與塵世告別。
我拾起地上的一朵木棉花,認真觀察起來。五片擁有強勁曲線的花瓣,包圍一束綿密的黃色花蕊,收束于緊實的花托,一朵有飯碗那么大,這便是木棉花,給我一種內斂而又熱情的感覺。
不舍得將木棉花棄下,攜著它繼續在街上慢慢踱步,想象著十丈木棉花開,好比朝霞鮮艷的畫面,細細品味。
木棉花絮,滿天飛舞。
木棉花結果,花絮包裹著種子離開大樹,在空中翩翩起舞。
一團團木棉花絮隨風飄蕩,有的落在油柏路上,有的掉在水洼邊,有的甚至掛在周圍幾顆稍矮的樹的樹枝上,好像綠樹綴滿白白的細雪,好不可愛。我心中對這木棉花絮的喜愛更甚。
可其他人可能不這樣想。
環衛工人推著裝垃圾的三輪車,用竹掃帚使勁清掃著道路,小小的木棉花絮靈巧地躲避著,安然地躺在路中央,環衛工人拿它沒辦法,咒罵這惱人的花絮。
風起,花絮又飄起。這次它經過一對母子,想與小男孩玩耍,可它一觸碰到男孩的手臂,男孩的皮膚便紅腫起來,奇癢難耐,男孩用指甲抓,最后實在癢得不行便哭了起來。原來,男孩對它過敏。他的媽媽嫌惡地拍掉粘在他身上的木棉花絮,憤憤地踩了幾腳,離去。留下不知所措的木棉花絮。
終于在市民的投訴下,園林局派人解決這花絮亂飛的問題。他們在一顆顆木棉樹下,用加長的竹竿敲落木棉果實,防止果實成熟后花絮飛出。雖然不能百分之百清理干凈,但大家都滿意了。只是地上多了無聲哭泣的木棉種子,空中少了飄飛的白色花絮,只不過大家不在乎這些。
念,木棉花絮做的枕頭
對于這些變化,我有些黯然神傷。
為什么大家不接受木棉花絮呢?不過好在他們沒有把木棉的價值完全否定,木棉花具清熱利濕、解毒止血之功效。他們會拾起落在地上木棉花,洗凈煮粥或是與金銀花,白菊花一起加水煮沸,代茶喝,這些食療都有很好的養生功效。
還記得小時候,木棉花絮飄起時。與奶奶一起拾花絮。奶奶一手拿著塑料袋,一手拾起飄落在地上的花絮。拾滿一袋子后,起身拎著袋子不停地往路邊的圍墻上敲打,用這個方法來將裹在花絮中的木棉花籽敲掉。而我,則拾起一團團的花絮,搓成一個實心花絮球,拋來拋去,或追趕飄飛的花絮嬉戲。
奶奶會拿這些花絮打棉被,做枕頭。枕著木棉花絮做的枕頭睡覺十分舒服,我總是可以聞著清新的木棉花味兒甜甜入睡,一夜好夢。
現在的枕頭大多用人造纖維或是記憶棉填充,我真懷念木棉花絮做的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