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有一種噩夢叫HR要打電話給你的前任公司-《揭秘HR如何做招聘,幫你更好地銷售自己》之四

“麻煩您在這份背調授權書上簽字,接下來我們將給你的前任公司打電話,對您開展背景調查。”?

——聽到這里,你是頓覺恐慌,“早知道就摟著點了,會不會露餡,被查出問題啊?”

或者,你是心有擔憂,“前領導不太待見我,會不會趁機黑我啊?”

再或者,你是個好奇寶寶,“還要背景調查?怎么查?查我啥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于“背調”的那些事兒。

01 背調是個啥?

通常情況下,背調,顧名思義就是背景調查。

一般是公司為了確保他們手里所掌握的候選人信息真實有效,而進行的調查核實。

背調的作用有三個

第一、確保候選人符合崗位招聘要求;

第二、保證候選人無職業道德問題,將來不會威脅公司名譽和安全;

第三、對候選人入職之后,掌握一定把控力。

前兩條都非常好理解,也就是說,判斷一下候選人的能力和人品。準確來說,一般公司能通過背調做好前兩條就已經非常不錯了。而第三條,對背調的水平和力度否有著很高的要求,一般大公司才會去考慮。

什么叫做掌握一定把控力呢?

舉個例子:

小張在自己簡歷里面寫,自己是某某名校一本畢業,但經過查證,他并非統招生,而是交了擇校費的三本,但是公司認為,以他的工作經歷完全可以勝任這個工作,于是,就讓他入職了。

三個月以后,小張工作屢屢失誤,影響了項目進度。老板就讓HR勸離,但是小張不愿意,說情愿轉崗、降薪也不走。兩面為難的HR,這時拿出了當時背調的證明,以背調結果與簡歷不符的理由,直接解除了公司與小張簽下的五年勞動合同。

所以,背調在某種情況下,掌握著你的生殺大權,一旦讓公司從背調抓到什么把柄,分分鐘開掉你還不用賠錢,一定要小心謹慎對待。

02 背調都查點兒啥?

法律上規定的背調范圍是有限的。

簡單來說,包括:你的學歷、工作業績、職業素養等。

通常,企業一般針對關鍵崗位、敏感崗位或中高層管理崗位的候選人開展背調。這些崗位的人員如果能力不勝任或者出現職業道德問題,將會給公司的正常運營帶來影響,甚至威脅公司的名譽乃至生存。

如果你是專員、實習生或者是兼職人員,公司一般是不會可以去背調的。

但也有例外情況:

小邱,96年女生,面試一家互聯網公司的UI設計師,要求薪資12k,簡歷上寫2年工作經驗,之前在一家公司做設計總監。本來HR根本不相信這樣的簡歷,可是偏偏老板就是要面一下這位同學,沒想到,她提供的作品讓老板眼前一亮,面試就這樣華麗麗地通過了。

本來,HR發完offer也就完成招聘任務了,但是她有些不放心,就去做了一下背調。發現小邱之前工作的那兩家公司與自己家公司的業務基本相同,但是都已經倒閉了,而且都是小型的創業公司,并沒有小邱說的那么好。

最終,小邱沒有被錄用。

另外,滴滴對新加入平臺的司機都要進行背景調查,但凡有重大刑事犯罪前科、吸毒、精神病未治愈的司機賬號都無法激活生效。

現在,普及一下背調的具體內容與常用方式:

主要針對需要重點求證的信息,既包括一些硬性的信息,如學歷、任職時間、公司、職位等,也包括一些軟性的信息,如優缺點、工作業績、職業操守、離職原因等。

如果是核心人員和高管,HR會調查銀行信用情況、交通記錄、勞資糾紛和財務糾紛。同時,競業限制、保密限制等HR也會留意。

調查方式主要有電話詢問,給前任公司發背調問卷,在行業圈子、HR圈子里打聽,或者查詢Linkedin、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臺。一些大的公司還會委托第三方專業調查機構

03?HR能想怎么查就怎么查么?

背調是需要候選人授權的

HR通常要先和候選人簽訂背景調查授權書,或者在候選人填寫的面試表上要求候選人對所填真實性負責,以規避潛在的法律風險。

如果沒有授權書,也沒有簽字,管理規范的大公司一般也不會冒風險去配合其他公司做背調的,《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要求雇主對勞動者信息有保密責任。

如果你發現面試的企業沒有取得授權就開展暗調,你有權要求其停止。這樣的企業,缺乏對員工的尊重,企業文化可想而知,不去也罷。

你應該要求HR不得調查你的現任雇主。原因很簡單,這很容易引起現任雇主的警覺,面試不成,有可能對后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如果新公司一定要調查,你可以要求其先發Offer,并承諾有重大誠信問題Offer自動失效。

調查的范圍應有嚴格的限制。背調主要針對候選人的工作情況,不應涉及無關的方面,特別是不能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以及公司運作、項目運營等敏感內容。

調查內容要絕對保密。調查內容涉及候選人多方面的情況,調查報告的使用,需要嚴格限制在有知情權利的人員范圍內。如果企業聘請第三方開展背調,也應承擔保密責任。

04 不要撒謊,你是經不住專業調查的

可以理解,大家為了通過心儀公司的面試,會想方設法美化自己的經歷。但這并不是無中生有、過度包裝的理由。在專業的背景調查面前,是不容易混過去的。

比如,你們公司曾經有過一個xx項目,你只是參與過其中的一個小小環節,但是你工作期間,對這個項目關注度很高,靠自己的本事,了解全局。

你可以將自己的工作經歷進行美化,說你參與過這個項目的整體運作,并全權管理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但是你不能寫:參與了項目的總策劃,并對項目有全程把控能力。這屬于過度包裝

你也不能寫:參與過10多個類似項目,業務熟練,訓練有素。這就屬于無中生有

在專業的背景調查面前,是不容易混過去的。

你以為HR只會根據你提供的聯系方式進行背調嗎?太天真了。HR通常會利用以下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第一、信息查詢:

學歷、資格證書等硬性信息,可以通過學信網、全國聯網查詢系統、學校檔案館等進行查證,虛假信息很難逃過這一關。

第二、電話咨詢:

為了降低候選人提供虛假聯系人的可能性,越來越多的公司不但要求候選人提供聯系人的座機電話,還往往采取類似cold call的方式,直接撥打對方公司總機與相關人員聯系。

第三、調查擴展:

有時,HR還會讓配合背調的聯系人再推薦1-2名其他聯系人。通過增加聯系人的數量,提高調查的客觀與全面性

05?背調時,我會不會被黑?

如果你各方面做得都不錯,但是難免會因為工作的原因,與一些人意見不合。同時,你可能還會擔心,背調時如果遇見小心眼、公報私仇、嫉妒心強的人,會不會被人黑呢?

這種擔心不是完全沒有理由。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背調時如果點兒背,可能會遇到有人拿出捕風捉影甚至憑空捏造的事情來抹黑你。

這種情況是在HR考慮范圍內的,企業也不愿意錯過一個合適的人才,開展背調時會謹慎對待

為了避免偏聽則暗的可能性,專業的背景調查一般不會只聽一個人的意見,通常會找2-3位你的前同事調查如果遇到特殊情況,HR還會再根據情況,多聯系幾位相關人員詢問調查

特別重要的崗位,甚至會進行360度全方位背調,調查范圍包括你的上級、平級、下級、客戶、HR部門和供應商等。

大家都說你不錯,只有那么一個人評價不好,HR自會懷疑其客觀性,會謹慎使用他的評價。

大多數人都說不好,那你得反思反思自己的人緣了,下次再面試的時候,心態放好點,預期低一點。

06 背調有問題 ,我還有機會為自己辯解么?

如果背調有問題,HR一般會給你反饋,留一次申辯的機會。因為背調的目的是調查候選人與崗位的匹配度,記錄客觀事實,做的是無罪推定。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你要開動腦筋,利用好申辯的機會。

比如,你可以如實反映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并且站在HR的角度嘗試打消他的顧慮。

如果是因為遇見了平時跟你不太對付的人,你可以主動多推薦幾位其他相關人員,供HR進行繼續深挖與詢問。

如果有人玩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把戲,你可以要求他寫一封推薦信,由你轉交給背調的HR,證明此人不足為信。

07?結果有問題,我是不是就完全沒機會了?

HR會對背調結果進行全面辯證的思考。有些負面評價不代表完全沒機會,但關鍵是你的負面問題對于應聘的崗位來說,是優勢、劣勢,還是致命的缺陷

有些問題,如不良記錄、道德風險、誠信問題、虛假履歷等等,這是紅線,企業絕不敢冒險錄用。

但有些問題乍聽起來似乎不太好,可是細細分析,沒準恰恰就適合你應聘的崗位,說不定能成為你的加分點。

一個朋友公司招一名供應鏈經理,對候選人背景調查時,有人反映此人性格孤傲,不好打交道。

公司仔細分析后認為,作為企業供應商的管理者,不好打交道的個性,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管好供應商,最終決定錄用他。

入職后,此人果然將公司的供應鏈管理做得緊緊有條,將供應商的付款周期由1個半月全部延長至3個月,得到公司老板的贊許。

08?維護好自己的職業聲譽

在職場,千萬別忽視自己的職業操守與聲譽。不要以為,你在這家企業的所作所為別家企業不知道。不要以為,大不了換家公司就可以了。

世界很大,但圈子很小

在一個行業工作5年以后,慢慢你就會發現,這個行業里主要的幾家公司里都有你的前同事,打聽一個人的品行和能力是很容易的。這個時候,你的職業聲譽會嚴重影響到你的職業發展。

很多大企業的主要招聘渠道之一是內部推薦。

試想一下,如果公司出現職位空缺,你第一時間會想到推薦誰?在曾經共事過的人中,你一定推薦那些能力不錯、口碑不錯的人,你一定不敢把那些能力差、玩忽職守、職業操守有問題的人推薦到公司來。推薦一個人,意味著用自己的信譽為他做背書。想一想,你是那個別人愿意推薦的人么。

就算不在一個行業內,HR圈子里也會經常交流,甚至“通緝”一些職業道德有問題的人,讓HR同僚多加注意,不要隨便招聘此人,給今后的管理帶來巨大麻煩。

小k就曾經在群里收到過HR同僚發來的通告:某某某,離職不交接,帶走公司資料,請各公司HR注意此人。

09?在社交媒體上維持正面形象

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大多數人都有微信、微博或Linkedin等社交媒體賬號,分享生活,分享心情,分享思考,吐吐槽,點點贊。

這能讓大家更好的相互聯系,也讓每個人更容易曝光于大庭廣眾之下。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社交媒體已經讓個人的生活和工作很難分開,在你看來無所謂的一些生活言語和行為,也許會對你的工作帶來影響。一個朋友面試了一位銷售總監,各方面都不錯,打算要聘用,就加了對方的社交賬號,卻發現上面全是在上班時間分享各種吃喝玩樂的照片和信息。這讓人不禁懷疑,他有沒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最后決定不錄用。

所以,你要認真對待你在社交媒體上給人留下的印象。在他人看來,這是一個了解你、觀察你的便捷途徑

歸根結底,能力強、人品好,背調于我如浮云。要把眼光放長遠一點,你現在的努力,不光是為了完成眼前這份工作,更重要的是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維護好自己的聲譽,今后能在心儀的公司面前理直氣壯、貨真價實地展現自己


喜歡請點個贊唄!

【閱讀本系列文章】

揭秘HR如何做招聘,幫你更好地銷售自己 - ①如何寫簡歷

揭秘HR如何做招聘,幫你更好地銷售自己 - ②如何讓用人單位找到你

揭秘HR如何做招聘,幫你更好地銷售自己 - ③學點面試識人術,一招搞定HR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