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打開手機,就看到夏莉發給我的《如果,生命只剩下2個月,你會怎么過?》。這個再也熟悉不過的主題。我眼睛一熱,打開文章鏈接,仔細看起來。這篇文章太多共鳴。因為就在不久前,我就親歷死亡這件事。
人生很短而且時間非常殘酷,殘酷到從來不回頭看望你一眼。
一直沒有下筆去分享的原因是每次想到這件事心情就很沉重。老爸于2016年1月25日在海南人民醫院診斷出肝癌晚期到3月18日離世,剛好2個月。回想這兩個月的時間,好像一年那么漫長,又似2天那樣短暫。從確診那天,我們從機場接回爸媽,然后送往市中心醫院,轉院至腫瘤醫院,回家療養,第二次住院,一刻沒有停歇。老爸從確診一開始到最后,沒有喊過一聲疼,盡管他經常會不自覺的皺起眉頭。在生病每天仍然堅持記日記,并且在扉頁上面寫著:抗癌日志。在日記中多次提到:“我要好好吃飯,與病魔做斗爭,勝利屬于我。直到生命的最后盡頭,他依然沒有放棄過努力康復的信念以及與病魔斗爭的決心”,每天都有堅持寫日記,在最后的無法動手的幾天也特別交代由我記錄每天吃藥以及身體感受等細節內容,從未拉下一天。
2個月,60天,其實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快很多。從住到市醫院,咨詢醫生,得到確切的回復:盡快手術,不然大概只有2個月的時間。得到真相的我們都無法相信聽到的話,甚至總是盼望著奇跡的出現,看到很多雜志以及書籍上看到通過介入手術恢復健康的病人,總會激動的分享給老爸,鼓舞他的同時也激勵著自己。記得剛入住腫瘤醫院,安頓好住宿的東西后,在門口宣傳欄看見的一篇小文《計劃生命》其中有這樣一句話非常觸動我:“人生太過短暫,如果誰能在前一刻預測自己會死,他們必會把握最后一點時間,做他應該做的事;如果前一年,前七年知道,也必須會改變原先行事的步驟,計劃自己有限的生命。”
即便我們全家人,都接受了患病的事實,但是在治療的過程中我們仍然會幻想奇跡的出現。3月16日,晚上凌晨2點鐘,一聲刺耳的電話鈴聲劃破了安靜的夜空,接到醫生病危的電話,我們一路小跑到病房,老爸渾身插滿了管子,心電檢測器也被拿到了床頭柜子上,身體大出血,大口的喘氣,我扶著他如此瘦弱的后背,感覺到他的意識逐漸模糊,又努力睜開雙眼,緩過氣來。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說第二次大出血第三次如此緊密,恐怕很難熬過當晚。全家人在深夜的病房,來回的踱步沉默,各個表情凝重呆滯,直到早晨6點多,老爸撐著虛弱無力的身體瀕臨死亡后,又再度血壓心跳恢復正常后,我們才離開回家補覺。我們直到那個時候都感覺大難不死,必有后福,覺得最難的那關挺過來了。大家都不愿意往最壞的那個方向去想去考慮。
3月18日中午,我和家人輪班去吃午飯的時候,沒來得及見老爸最后一面,他就撒手人寰,永遠的離開了我們。甚至我們沒有來得及聽到他有什么遺愿,他對我們有什么囑托,就匆忙的離開了這個他曾經那么眷戀的世界。
人生總有很多事情來不及,一定把握想做的事,立即行動。
原本計劃要研發介入手術后營養配餐,帶著爸媽看電影、找一個環境很好的地方吃一頓大餐,有陽光的下午帶著他們去郊外玩......都沒有來得及完成,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每天陪著老爸在樓下以及周邊小街散步,在一個溫暖的屋后帶著爸媽登上大玉米樓的最高一層,看著車水馬龍的街道,大家都沉默著。就連老爸最后想跟我們說的話,在生命逝去的最后一面都來不及相見。我才明白,這個世界,人生總有很多事情來不及,那么,不如放下所有的擔憂和顧慮,哪怕不完美,哪怕并沒有準備好,去完成那些你沒做會后悔的事吧,在踉蹌中慢慢爬起跌倒,也好過猶豫徘徊在邊緣。想到就立即行動,縱使沒有底氣前行,但是一路向前,必能看見新的風景。
活時盡興,去無所羈
在醫院呆了一段時間,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所有人來到這里,都會重塑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在這個環境下,你能聽到的最多的話是這樣幾句:
沒有健康,啥都沒有了。
擁有一個好的心情和生活習慣,是人生最值得的。
健康比賺錢重要。
如果我能恢復健康,我要去往==
如果我病好了,我希望能多和家人待在一起
如果可以重新擁有健康,我愿付出==金錢
在病房中,在樓梯走道間,不停的上演生死離別,生生滅滅,醫生著急趕來又匆忙離去的身影。
你能看到各色病人的憔悴的面容和失落的神情。
其實,住到這里的病人,基本上都是被宣判重刑的,隨時面臨著病情惡化或被死神召喚的命運。我驚奇的發現,在人生的最后時刻,每個人都如此的恐懼和貪戀再世的一切溫暖。你能感受到那種戰戰兢兢的心態和對于健康的無比強烈的渴望。這也再一次的提醒我們,幸福如此難得,人生在世總要經歷起起伏伏,活到最后,其實無非都是想多停留在這時間更多的時間,體驗更多的喜怒哀樂,感受更多的溫情和冷暖。接受治療或化療手術,都只是為了延長生命。既然生死是老天爺的事,我們無法控制,在蒼茫的命運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沙粒,無法預知人生的長遠和命運的無常。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死亡的那一刻,只是在我們平安的時刻,我們永遠不會在意無常隨時就環伺在我們的四周,那么作為一個微渺的個體存在,無法控制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把握生命的廣度和深度,活時盡興,真正那一刻到來的時刻,能平靜、安詳的面對死亡,接受生命的迭代更替。
全然的臣服生命之流,擁抱當下,享受每天每刻的時光,就像樹上的葉子,生長、繁盛、枯萎、凋零、化作泥土,完成下一輪的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