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維教練十三項工具中的“邏輯層次"是教練工具中最容易上手,也最能夠幫助我們提出強有力問題的工具之一。結合我對邏輯層次的學習及應用,個人收獲和感悟如下:
1.邏輯層次是一個關乎人生的強大系統。
從環境層——行為層——能力層——價值層——身份層——愿景層,六個層次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比如:第一層(環境層)和第二層(行為層),多數關注“事”,即何時,在什么樣的環境下,做什么樣的事;第三層(能力層)、第四層(價值層)、第五層(身份)更多地關注“人”,因為人的能力(第三層)決定了這個人能否在特定的環境(第一層)下,完成特定的任務(第二層);人的動機(第四層)則決定了這個人在特定的環境(第一層)下,完成特定的任務(第二層)的意愿度;同時,人對自我身份(第五層)的認知,又決定了他/她會以何種動機,付出多少努力(能力)在特定的環境下,完成特定的任務。
因此,當我們清晰地去思考邏輯層次時,既可從上到下,實現個人的知行合一,又可從下到上,由表及里幫助我們知己解彼。
2.邏輯層次是一個強有力的提問工具。
在實際工作與生活中,當我們想要激發他人的內在動力時,可以多問邏輯層次上三層的問題,即(1)愿景層,如:“你希望自己能夠給身邊的人帶來什么?”(2)身份層,如:“你想要成為怎樣的人?”(3)價值層,如:“為什么它對你是重要的?”;
當我們想要幫助對方立即付諸行動時,我們可以問問邏輯層次下三層的問題,即(a)能力層,如:“為了更好地實現這個目標,你認為自己需要提升哪些能力?”(b)行為層,如:“你打算做些什么?第一步你會做什么?接下來呢?”(C)環境層,如:“什么時候開始?從哪里開始?”。
當我們要幫助對方做出改變時,可以從上到下應用邏輯層次幫助對方明確目標,找到動力,同時邁出改變的第一步。
在我的培訓課程中也經常會用到邏輯層次的提問去激發學員思考和參與。
3.邏輯層次是幫助我們認識人性、遵從人性的法寶。
邏輯層次有助于正確地進行反饋,比如:當我們想要“批評”某人時,一定要對“事”,即聚焦于環境層和行為層,這樣對方會更容易接受;而當我們想要“表揚”某人時,則一定要對“人“,即聚焦于身份層、價值層和能力層,這樣對方能受到更大的激發,其產生的正向動力更強;
邏輯層次的思考方式有助于問題分析與解決。比如:當我們經常想到的是“如何”,則說明我們習慣于關注“方法(即能力)”;當我們經常想到的是“流程”,則說明我們習慣于關注“行為”;當我們經常想到的是“政策”,則說明我們習慣于關注“環境”……當我們在自己“習慣于”的領域中無法解決問題時,此時可以轉換一下自己的思維模式,跳到另外一個邏輯層次中思考一下問題,也許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事實上,邏輯層次的威力遠不止上述3點,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繼續探詢它的精妙與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