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Misty Faucheux
編輯:Marlene Gundlach
翻譯:水士白
時間:2018年11月16日
我們都聽說過敏捷的項目管理。但是,這些理論并非無處不在。了解敏捷項目管理的根源。
- 對過去的研究
一切都來自某些東西,靈活的項目管理也不例外。這種現代項目管理方法源于長期以來的實踐,研究和方法。在最近關于這一主題的博客文章中,Rick Freedman選擇了一些過去的研究導致敏捷宣言和敏捷項目管理的實踐和實踐。
其中一項研究由國防部(DOD)進行。國防部發現,近75%的軟件項目被取消或從未投入實踐。這是因為項目未按時交付,超出預算或不符合項目規定的原始標準。
Hard Business School的Robert D. Austin后來的一項研究發現,IT開發和項目管理本身存在許多有缺陷的假設。這些假設包括以下內容:
·規劃大型項目是不可能的
·無法預測甚至防止項目的后期變更。
·“盡早鎖定大型項目”并不是一個好主意。
-
敏捷宣言
- 個體和互動高于流程和工具
- 工作的軟件高于詳盡的文檔
- 客戶合作高于合同談判
- 響應變化高于遵循計劃
從這些信息和這些研究中,后人開始比較不同類型的項目管理模型,包括瀑布式,螺旋式和漸進式交付,看看是否有辦法改進這些方法。從此產生了2001年的敏捷宣言。
這一切都始于17位非常有影響力的敏捷開發人員。他們定義了敏捷開發是什么以及在這個模型中必須堅持哪些原則。敏捷軟件的目標開發是為了更加重視個人及其互動,工作的軟件,與客戶協作,以及快速響應可能發生的任何變化。
他們還制定了一系列人們應遵循的原則,其中包括確??蛻魸M意度,強調獨立團隊以及定期交付工作軟件系統。
- 12項原則
2005年晚些時候,敏捷宣言增加了一個附錄,強調檢查錯誤,減少浪費的做法,幫助工作者賦予自己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