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是去年剛畢業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了她,克服了艱難險阻,一個人跑去廣州打拼。
來到廣州已經是10月中旬了,加上小菜除了一張本科文憑,其他的什么也拿不出,找工作這件事對于小菜來說難上加難。
躺在出租屋的第一天,小菜列出了想找的工作選項:網頁前端設計(大學有學過網頁設計這門課程);新媒體運營(聽說最近還挺火熱的);微信編輯(同微信運營);文案編輯(個人愛好)。
第二天起床的時候已經到了中午12點,拿了個面包,然后懶洋洋地打開電腦,根據工作選項,開始投遞簡歷。
有經驗限制的不投,沒接觸過的軟件不投,太遠的不投,工資低于4000的不投,沒有雙休的不投…經過一番掙扎,終于零星的投了幾份簡歷,接下來就是靜靜地等待邀約電話了。
接下來的幾天都是差不多中午起床,然后投簡歷,等電話,起得最早的時間也是10點。一個星期過去了,小菜劃著手機屏幕,翻看通話記錄,僅僅只是多了兩三個陌生電話,而且都是招銷售打來的電話。
小菜在想:“這是為什么?不是說大城市選擇的機會更多嗎?為什么沒有好的職位來找我呢?”
小菜忍不住跟閨蜜抱怨找工作難的問題,閨蜜跟她說投簡歷的時間不符合HR的工作習性,最好在HR早上上班前一個小時內投遞,也就是說8點左右,這樣HR更容易看見簡歷;別不敢投簡歷,很多崗位只是寫著高要求,其實如果你能力達到了,也沒什么要求;簡歷要有亮點,重點突出能力。
于是小菜根據閨蜜的建議,做了一些改進:重新審視了一遍簡歷,決定針對不同的崗位適時地重點突出相對應的能力;前一天晚上,找到想投的崗位然后收藏,第二天早上8點直接投遞;不管崗位的資歷要求如何,都投。另外,在小菜的工作選項上還進行了補充:產品助理、數據分析專員、知識產權專員(以前有接觸過這方面的內容),以及普通的辦公文員也可以接受。
真的是大海撈針,小菜胡亂地瞎投了一地的簡歷。
這時候的小菜是非常迷茫的,不知道自己該找什么工作,只是覺得如果能有個公司要她那就是件非常幸運的事了,畢竟她身上的錢已經所剩無幾了,她又不能開口跟家里人要。她是個很要強,也很見外的人,見外這一點甚至包括家人,或者換句話說小菜是很獨立的,不會輕易去求別人幫忙,所有的苦,她都想要一個人扛過。
小菜對找工作這件事做了改進后,一周之內可以面試3到4家公司,但是通常都是面試完后就沒有了后續情節。小菜仔細分析了一下原因:公司她不中意,崗位也不是很中意,薪資不中意,甚至還包括面試她的HR她不中意,所以每次面試的時候幾乎幾分鐘就完事了。有一次面試的時候等了面試官半個小時,然后只面試了3分鐘,面試官就讓小菜回家等消息,這3分鐘還包括面試官看簡歷的時間。
小菜想著,不能這樣下去,難道自己真的一份工作也找不到嗎?別人面試的時間最少的也有10分鐘以上,她這3分鐘就被趕出來的,明顯是面試官不想了解她,這一定跟她的表現有很大的關系。
從這以后,小菜就跟自己說:“無論是不是自己中意的崗位或公司,都要全力以赴地去面試,這樣才不至于在遇見自己喜歡的工作的時候手足無措。”
調整好心態,又重新面試。果然,她也能跟HR聊很久了,有一次跟HR聊了20幾分鐘,然后直接進入復試,老板又跟她談了差不多半個小時,從公司出來的時候,看了下時間,已經12點半了。老板跟HR都表現出想要小菜的欲望,但是小菜此時在心里突然祈禱:千萬別通過,怕做不好。
晚上的時候HR發來消息,說周末有個他們公司的培訓活動,問小菜要不要參加,小菜知道這對她能不能進入這家公司起著很重大的作用,最終還是因為不自信,沒有去參加這個活動,最后這家公司也再沒有打過電話給小菜。
當初來廣州的時候,在腦海里是幻想過以后的生活的: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周末去周圍城市去旅個游,或者不想折騰的時候,待在某個咖啡館,看看書,多么愜意。
然而現在連一份工作都找不到,就算找到了,工資也不高,離愜意的生活實在太遠,不免有些后悔當初的決定。
小菜覺得很累,她坐了差不多2個小時的公車去一個很遠的地方面試了,但是公司是在一個酒店的上面,這樣的環境讓她難以接受,不知不覺靠著公交的后座椅睡著了。大概過了一個小時,手機響了,是陌生來電,一看號碼就知道是某位HR打來的,小菜馬上打起精神:“喂,您好!”
“你好!我是xx公司的HR,在拉勾網上看見你投的簡歷,這是個數據分析的崗位,你有印象嗎?”
“哦哦,是的,我記得。”
“在面試之前,我得跟你說明一下背景。如果面試成功,你將在另一家公司,XX公司辦公,也就是說你是以第三方公司進入XX公司辦公,但是工資由我們公司發,彈性上班,你有意向嗎?”
“是雙休嗎?工資多少呢?”
“雙休,4000一個月,交五險一金。”
“好啊,什么時候面試?”
…
其實小菜對外派人員沒什么大的概念,只是覺得應該要多多面試,就答應了。
高級寫字樓,旋轉門,吃飯的地方的小清新座椅,喝不完的茶,免費的咖啡,得了,不管面試的崗位是什么,今后會不會一直從事這項工作,小菜都愿意接受這份工作。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