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準備應聘一家公司的時候,簡歷往往是你展示個人印象最為直接的方式,通常在簡歷中有那么一項:你的愛好或者特長。記得在剛畢業找工作填寫簡歷的時候,尤其是對于愛好或者特長這塊,我都會毫不關注這點,順手就寫上讀書、閱讀、旅游之類的,直至今日我才漸漸明白,當時的我是那么的傻。
1
這個世界上最難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賺錢——想必應該是絕大多數人會呼之欲出的答案。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富人也越來越多,人們的收入水平相較于幾十年前有了大幅度地提升,但對于普通大眾來說,我們的薪資增長的速度已經快趕不上每年的通貨膨脹的速度了,最為明顯的就是我們能夠賺得錢太少了,或者說錢對于我們來說怎么那么難賺,而對于一些人來說,怎么就那么容易呢?
記得在小學課本上的賣油翁的文章中,賣油翁的一句:“唯手熟爾”道出了我們賺錢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你是否有一技之長,或者說你是否有拿得出手的本事。
2
我的父親是個電工,只上過到高中,在他們那個年代(60年代),學習受到了限制,但人活著必須要吃,要穿,要養家的,雖然那個時候經濟條件十分的惡劣,但我的父親依舊可以靠著一門技能將我們這個家維持的很好。
對于父親關于電學方面的技能我至今都佩服崇拜著,無論是家用的電器、電路還是一些更加高深的電學知識,父親都能夠輕松應對,非常自如地為我解答疑惑。
想必大部分的讀者的父母都應該是那個年代的生人,對于那個年代,一門技能就可以將一個家庭養活,養好,而對于現在的我們,我們是否有拿的出手的技能可以養活好我們自己呢?
3
你是否有別人無法趕超的寫作技能、你是否有高超的交際技能、你是否有對于某一領域大師級的專業水平,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沒有的,我們有的是:寫東西我會點,交際的話還可以,自己對于畫圖這塊蠻感興趣的,這就是我們的現狀。我們看似要比我們的父輩們多學很多的知識,比他們懂很多,綜合看起來還不錯,但就在某一方面的技能上,我們差得很遠。
老板為什么不找一個更加專業的人幫他解決問題,給他高工資,而給你呢?消費者為什么不付費給一個更加大師級的人,而給你呢?
我們從小總是會被教育我們要“取長補短”,讓我們更加地全面化,多點開花,但事實上,我們的精力與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的效率也是有限的,這個時代更加強調了“專”,而不再是“全”。因為由于互聯網的發展,每一個行業都在進行著垂直化的深耕,“小而美”成為了發展趨勢,而不再是“大而全”了。
4
用1分鐘的時間好好思考一下,你目前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能嗎?或者有超過絕大多數人的優勢?
如果沒有的話,那就立即開始打造你的優勢技能吧,這點很重要,因為它會直接地影響你的賺錢水平??纯茨闵磉叺囊恍┵嶅X能力強的朋友以及一些牛逼、大咖的人,對比一下他們的賺錢能力就可以知道了。
那些在某一領域具有專家級的人物以及那些具有某一項非常強的技能的人,他們在賺錢的水平上真不知道超過了普通人多少倍了,而且他們僅僅只需要專注于一點上,而不需要太關注其他的方面。
無論是寫作,畫畫,唱歌,跳舞,烹飪等等,我們需要明確地就是你一定要有一個非常強的單一技能(當然你也可以有很多強技能),但是不管如何,一定要強,牛逼,超過絕大多數人,這樣,你之前所謂的“賺錢難”都已經不是問題了。
5
維護好自己的弱勢,強化好自己的優勢,這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情。你必須將自己的某一個點強化到成為你的標簽,讓人們記住你這個標簽,以此來開拓你的錢路。
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優點,優勢,所擅長的,這些都是我們的才干,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個人都應該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來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能,讓自己的這些才能成為你的優勢,成為你的標簽,因為這個世界已經不太需要太多全面的人,而是需要更多專的人,將這些專的人組合起來,進行協同、合作已經成為一種高效地創新模式了。
如果你覺得賺錢難,不妨先思考一下你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能吧,或者靜下心來思考一下,自己有哪些比較強的地方,你所擅長的地方,多花時間多花精力在這些能力的打造上,成為你的一技之長,千萬別小看這一技之長,這已足以讓你可以活得更好,走得更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