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這樣一個地方,能讓你安靜地坐一個下午。——題記
“她”在小區深處。
沿著馬路一直走,往右拐進一個小巷,走幾步再向左拐,路兩旁有看上去很小資格調的店鋪,再直走穿過一個小小的兒童樂園廣場,過到馬路對面,停下腳步。路的右手邊寫著**院小區,黑色的欄桿往里開了一扇大門。
進門再向前一直直走,會看到一樓一間開放的陽臺,一角處放著一個高爾基石膏頭像,心想:吾悅藝術工作室,便是這里了。開放式陽臺大約長3米,左邊沿陽臺的邊延直角處種植了大約8盆綠蘿,綠蘿盆栽圍起來的直角空間里放了兩個圓柱形鐵桶,鐵桶前放了一塊黑板,整齊的字跡有些被擦去了,但依稀可以看到寫的是“吾悅語錄”。兩個圓鐵桶上分別擺放了兩個白色牌子,一個豎著,大大的一個紅底襯托的白色“悅”字再加“吾悅藝術”四個紅色小字,另一個牌子斜著擺放,寫著一個大“悅”和“吾悅藝術工作室”六個小字。
綠蘿旁邊是開放式陽臺的開口,左右兩邊各擺了一盆髙罐白色瓷盆裝的植物。從開口進去,正前方是陽臺的主體。左邊有一排木頭制作的柵欄,將陽臺下面的圓柱形鐵桶隔開,柵欄前放有兩個長方形盒子,里面種植的也是綠蘿。柵欄的中部按照間隔有序地綁上了幾株綠蘿盆,長出來的綠蘿枝葉繁盛像直接生長在柵欄上。
從柵欄的右邊,進入到陽臺最里面,左邊放了一個圓形咖啡色的藤桌和兩個半圓形咖啡色的藤椅。正前方是畫室的大門,玻璃制成的透明門,中間被黑色的長木條分割成了十小塊。門敞開著,左上方掛著一個寫著“welcome”的牌匾,牌匾上還掛著一個深褐色小鈴鐺。
門的右邊即陽臺正中的墻面上,放著一個豎形的架子,架子一共有十幾層,每層架子上都放了6個正方形的灰色格子,格子里挖的圓形小孔,孔里填上了土,種上了綠蘿,每排每個格子里都長出了幾枝綠蘿,這樣看上去生氣十足又十分有格調。
再往右是墻上中部掛著一個木質的橫擱板,擱板上放著一個矮胖的白色小罐和一個白色髙罐。最右邊一扇是和大門風格一致的窗,透明的玻璃窗也被黑色長木條分成6塊,從外面往里面看,按照窗子的黑色木條處放置高度相同的架子,架子上放著繪制好的畫作或土陶罐。
在陽臺的最右邊放置著一個石板桌和四個形態各異的石凳。陽臺的圍欄用木柵欄圍住了一邊,靠圍欄處有一個流動的微觀盆景小世界,有水、小花、沙子、青苔和小房子,看起來讓人想起了“小橋流水人家”。
再下來陽臺最外圍處,豎著一塊牌,牌上是一個正在畫畫的女生的照片,旁邊是吾悅·藝術工作室的微信二維碼。
陽臺的頂部是鏤空的玻璃做的,固定玻璃延伸下來的黑色橫欄上掛著兩個空鳥籠,以及一個秋千。
一個陽臺都如此別致有意思,再進去看看畫室里面都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小小驚喜吧!
從大門進去,目光又被吸引,門口靠墻橫著一個古銅色的桌子,桌子下面放著一個籃子,籃子里種著綠蘿,桌子上放著幾本厚厚的繪畫書,書旁有一個木質小盒,盒子里放著像明信片一樣的東西,拿起來一看,是各種類型的美麗畫作,都是畫室以前學生的作品,注明了作者名字和畫作名稱,旁邊有一籃勿忘我和滿天星相間的干花,靠桌子里是一個大大的石膏頭像。這是進門口的小長廊,再往里走,目光會被墻上的一幅寫實油畫吸引,油畫畫的是一個鐵皮箱上放著3個玻璃瓶,細膩的筆觸讓畫面看起來像真的一般,讓人忍不住“哇”出聲來。下面是一幅精致的寫實素描。
再往里走進入畫室的正中央。一個舊吧臺隔開兩室,吧臺上有只魚缸,里面的假山綠植砂石給魚兒提供了很好的游玩環境,幾條白色的小魚在里面歡快地游來游去。吧臺里的桌子上擺放著一臺電腦,作為老師小的工作空間。
吧臺里靠墻的那一面有桌子和柜子,柜子里放的各種顏料和油畫框,桌子上放著畫紙以及一些畫好的畫作,旁邊有一摞凳子,是學生坐著畫畫用的。吧臺前有一個長方形的桌子,桌子上放著5-6個幾何體石膏。桌子旁邊還有一個大喇叭式的老式唱片機,金色的大喇叭像一個盛開的花朵,下面是咖啡色的盒子,盒子上有一個黑色圓形的盤,這個盤就是放CD用的。
往左邊走進入油畫水彩專區,墻上掛著人物油畫、風景油畫。其中有兩幅臨摹的名家畫作,一幅是一張人物頭像,畫面上的人的一只耳朵綁著繃帶,戴著藍色的帽子,穿著綠色的衣服,嘴里還叼著一根煙1;另一幅畫的是星星的海洋,藍色的天空上云層翻滾,金黃色的星星和月亮明亮地照著田地里的麥穗2。
下面的桌子上放著油畫筆、松節油等工具,右面靠墻處是一個4排16格的書柜,每個柜子里都放滿了書,有靜物素描、人物素描、水粉、油畫等書。
這個小室的兩旁擺滿了大約4-5個畫架,畫架上未完成的畫作,有風景水彩,油畫風景人物,走到頭了就到陽臺上了,原來這一邊看起來的落地窗戶做成了一扇可以打開的門。
在這個落地窗戶的高處掛著一幅剛完成的油畫。畫上有一本黃色封面的厚書,書上放著一個深棕色的大提琴,書的旁邊有一個金屬質感的燭臺,燭臺上快燃燒完的蠟燭還殘留著一絲點點的星火,蠟燭燃燒后飄起的煙霧縈繞在大提琴周圍,再蔓延到畫面四周。真實感活靈活現,好似這蠟燭是剛燃過一般,這煙霧好像飄蕩在這整個房間里。讓人忍不住專注凝視,好好觀賞此畫。
駐足良久,從玻璃門走出來到陽臺后又從大門進去,這時會發現進門口的右邊墻上貼了很多照片,照片上都是學生在畫畫時的各種專注神情。
面對吧臺往右邊走,這邊是素描繪畫區。墻上掛著4幅神情各異的人物肖像油畫,一幅戴著深褐色帽子的藏族中年人眼神深沉在凝視某處;一幅是戴著藍色帽子,披著卡其色大衣的青年面色嚴肅;第三幅是戴紅帽子穿吊帶衫的女士斜睨著右上方好像在想著什么心事;最右邊一幅是穿綠色軍衣滿臉絡腮胡的大叔嘴里叼著一根煙,煙霧繚繞在畫面上。
墻下面是長方形的桌子,桌子上放著七八個幾何體石膏和一個人物石膏像,右邊墻是一扇窗,窗前的墻面上掛著一只大大的羊角,下面的臺上放著滿天星干花。
再往右走,是一個只能容納4個人畫素描的小室。中間一張方桌子,上面朝四面各放了一個小型畫架。正對面靠墻是長方形的柜子,里面分成一個個方格,每個方格里放著幾何體石膏、酒瓶、陶罐、人物石膏像。靠右邊的墻上掛著兩幅素描,一幅是素描人頭像,畫的是一個戴眼鏡的老頭,栩栩如生,旁邊的靜物是蘋果陶罐,放盒子里有幾何體陶罐,若不是黑白畫作,還真以為是一張照片。下方一幅橫著放的一幅京劇人物圖,讓人忍不住想多看幾眼。左邊靠窗欞上擱著一幅豎著的油畫,畫面里一張桌子上放了三本舊的書本,書本上一臺老式相機,其中一本書的破舊感極為精細。可見這作畫之人心思的細膩。
整個畫室看上去就如同被各種畫作包圍了,幾乎每面墻上都有畫,油畫風景、油畫人物、油畫靜物、素描人物、素描靜物、還有小速寫,穿插在其中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小玩意與擺設和綠植。比如某個桌子上的小型老式縫紉機,墻的某角處掛了一支長笛,還有某個畫框上放著一個機車模型等等,在室內的某處還藏有一個喇叭,會放著不太大聲的音樂,讓整個畫室看上去更有氛圍和情調。
這么安靜美好的一個地方,你難道不想駐足待上一段小時光嗎?
注解:1.是梵高的《自畫像》
2.是梵高的《星夜》
Summer于2016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