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自己的領域能夠做到最好,這與其好學習是分不開的。? ? ——馮唐
人生在世,如何讓自己發光發熱,成就一番大事,這是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然而,有些人活著活著就老了,最后一事無成。而有些人就是能夠抓住時間,在最好的時候做做最正確的事,所以他成事了。
關于成事,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認為成事就應該豁出去,不顧一切的去做,只有如此,方能成就大事。還有人認為,成事很簡單,跟著自己的心去做,走到哪是哪,只要把握時間,亂世也能成大事。
其實關于成事,古往今來,前人經歷的案例足夠讓我們琢磨出一套成事的方法,然而,前人成事的秘訣終究帶有一定的時代特點。天時、地利、人和是古代人成事的關鍵。
古代人成事,它可以是三國時的草船借箭,只需掌握天機和風向,時機一到,守株待兔即可。它也可以是空城計,將人性琢磨透徹,真正的成事不過是誰更能沉住氣,穩住大局,而這一局就是心理戰術。
成事它也可以是三十六計,也可以是鴻門宴,還可以是曾國藩的立身、立德、立言。
關于成事的秘訣,如果你去仔細分析它的調性和主要原因,無外乎“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古往今來能成事的人無外乎高明的人,他們不只高明而且還精明,集高明與精明于一身,因此他們能夠掌握自己,且克服自身的惰性。他們永遠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關鍵時刻總能扶搖而上。
若論起現代人最為佩服的近代能成事的名家,曾國藩當屬第一。而現代人中能跨界又能無往而不利的成事之人,當屬馮唐。
兩個毫無關聯的人,他們誰也沒想到有一天他們就這般相遇,不是因為錢,也不是因為名,而是因為寫作,因為讀書,因為他們共同的秘密——成事。
一、馮唐和他的成事秘訣
談起馮唐,這位業界的“多妻主義者”總能不時地掀起風波,而他能被人矚目的原因不外乎就是能做事,能成事,還能干別人意想不到的事。
余光中跨界玩多棲發展的時候,很多人都質疑他能否再續神話,結果這位孜孜以求的作家將他藝術的多妻主義玩的有聲有色,將自己的藝術生涯過的精彩萬分。他玩得了音樂,亦能吟詩作對,寫得了散文,又能做得了翻譯。
余光中是位成功的作家,成事自有他的一套方法,然而殊途同歸,余光中將他的高明和精明發揮到了極致,他總能在大處著手,小處著眼,和自己較勁,和文字較勁,所以他才能成功的去西化,保留著內心那份引以為傲的大唐魂魄。
都說余光中是藝術的多妻主義者,而馮唐卻是商業的多妻主義者。兩個毫無關聯的人,都因為多妻主義備受矚目。馮唐的多妻讓很多男人汗顏,關鍵他荷爾蒙爆棚,滿身油膩,卻還要自留一身正氣,將文人的風骨寫于字里行間。
油膩的人對抗油膩有自己的方式,馮唐對抗自己的油膩,選擇了我手寫我心。商業化讓他滿身油膩,人至中年,成熟的心境,經驗的積累,滿身的財富,他足以自傲,但他又足夠謙虛。
馮唐是作家,然而這位大咖他還是商人,詩人、醫生、古器物愛好者,他就是這么貪心,但他的貪心總能找到成事的方法,來滿足他的要求。
馮唐成事秘訣一:能吃苦
若論起馮唐成事的秘訣,那么能吃苦是成事的基本要求。
在一次采訪時,談起過去,馮唐對麥肯錫的工作做了總結,他認為在麥肯錫的九年,沒有加班費,即使一周工作168小時也沒有加班費。
九年里馮唐最深的印象就是睡不夠覺,很同時天天糾結:“再多睡十分鐘還是沖下樓吃個十分鐘早餐?”
還有更累的時候,連續68小時沒睡覺,馮唐打盹的功夫,沒注意手扶的是門框,同事隨手一關門,大拇指狠狠地被夾到,一聲慘叫,人徹底醒了,又癲狂地干活兒。
睡不夠的覺,加不完的班,這樣的苦和累讓馮唐無懼風雨。
馮唐成事秘訣二:對自己狠
自古成大事的人,都是狠人,這一點從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曾國藩“戒色”即可看出。
馮唐對待自己的未來,他有著破釜沉舟的勇氣,所以他對自己狠,他可以忍受長時間加班,也可以放棄自己的睡眠時間,力爭時間讓自己快速成長。
馮唐即便自身已經筋疲力竭,但他依然堅持寫作,不忘讀書學習,這樣的品性讓人佩服。
馮唐成事秘訣三: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作為馮唐最為重要的成事秘訣,“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無疑為馮唐的成事提供了高瞻遠矚和立足當下的方法。
馮唐是一個極為高明的人,他的高明體現在他對大局的掌握,以及對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
面對自己的未來,在醫院就職的那段時間,生老病死,血腥和人命的逝去,讓馮唐對自己的未來更為清晰,他知道自己并不喜歡這里的生活,他想要的永遠是能自己把握的人生,所以他選擇了離職。
馮唐再一次華麗的轉身就是他不斷的學習之后,他通過工商管理這個專業去了麥肯錫。這一次的他,將自己的高明發揮到了極致,即使累死,也絕不向命運低頭,他要做那個自信而驕傲的馮唐。
馮唐在自己的大局規劃上從來不模糊,他高瞻遠矚,所以他大處著手,為自己定下清晰的目標,而麥肯錫就是他的跳板,足以支撐他華麗轉身。
馮唐的成事不僅在于他的高明,他能夠高明的以大處著眼,也能精明得精打細算。他知道要想成事,清晰的目標是宏觀的范疇,他需要微觀的打磨和拋光,才能夠讓他成為金子,所以他總是能掌握“大處著手,小處著眼”的秘訣。
吃苦耐勞、不抱怨、不驕傲、謙虛的學、謹慎得做事,忍得了寂寞,經得住繁華,馮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也因此才成就了他的事業。
二、當曾國藩遇見馮唐,我們一起成事吧!
馮唐善管理,麥肯錫的經歷讓他懂得了如何做一個成功的人,所以他好學,愛讀書,最為重要的是他愛寫作,愛琢磨。
讀書,一本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讀一本書每個人獲取的知識點也不一樣,就如我讀書是為了寫作,而馮唐讀書那就要求的很多,其中最重要就是讀書能夠幫他學會一定的管理技巧。
馮唐很聰明,最為重要的是,他能精準的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籍,且能得出自己的觀點,將之用來管理及其著書。就比如他的新作《成事》,這本書就是他讀書自我催化出來的衍生品。
關于《成事》的誕生,可以說這本書是馮唐很另類的一種人生經驗總結,關鍵這個總結不僅來自于他個人的思想觀念,還有曾國藩的理論體系。這本書就是兩者思想的疊加產品,成了馮唐作品中的一個異類。
看過馮唐以前的作品的人都知道,馮唐的作品將油膩二字高高掛起。他的書寫的世俗但又不低俗,流氓卻又有趣。
馮唐本身是個另類的人,因此他的作品帶有濃重的個人色彩,流氓和痞氣,油膩和溫和,這樣的中和讓他的作品飽受爭議,卻又保持很高的話題度,人人喊罵,卻又讓他的作品暢銷一時,這不得不說馮唐善經營,但也足夠驕傲。
《成事》的誕生來源于曾國藩,而曾國藩的成事方法一直是馮唐推崇和喜歡的類型。
曾國藩本人極為自律,自律讓他時刻保持激情,而他也很高明,高明讓他總能在合適的時候一躍而上,扶搖萬里。
曾國藩的高明之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能夠“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曾國藩好學,但生性愚鈍,他注定不是王陽明,所以他只能靠勤奮和吃苦來彌補先天的劣勢。
一句話別人可能讀一遍就能記住,但曾國藩三番五次重復朗誦方能記住,這不得不說曾國藩愚鈍,但他愚鈍卻不愚蠢。想反曾國藩雖然在讀書上并不聰明,則無甚建樹,但在立身、立功、立言上,他就如有了隱形的翅膀,無往而不利。
曾國藩善管理,他不僅管的了自己,對自己嚴,對將士也嚴,他以身作則,所以他當一方主將,立得了大功,斬得了敵人。
對于兒女及其家庭教育,曾國藩即便相隔甚遠,也要家書勸誡,以至于到如今,他的家書依然成為了很多人學習的模板。
從家庭教育到立身曾國、立功,這些方面的成就無疑顯示了曾國藩的高明和精明。他總能高瞻遠矚,看的到千秋萬代,指點千軍,他總能總攬大局。
曾國藩在“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經營理念里,將自己當做一個商品,一個有價值的東西,他不斷的高瞻遠矚,把握大局,又能在小處精明的打磨,成就自己也成就了他人。
當曾國藩遇見馮唐,馮唐的成就有曾國藩的影子,但他又比曾國藩瀟灑,馮唐成不了曾國藩,但曾國藩可以成就馮唐。
這就是馮唐的野心,成事也要和名人捆綁,這樣的作品,才能暢銷,有事實依據,有理論支撐,有經驗積累,《成事》的成功就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最為鮮明的代表。
三、立足當下、展望未來,我們該怎樣成事
生活中,我們每天為未來發愁,為人生擔憂。重復的工作,沒有希望的人生,讓抑郁癥迅速地蔓延。
我們很多人急需要掌握成事的方法,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巨大的變化,讀完馮唐的《成事》和曾國藩的理論體系,我給大家總結了如下成事的方法:
1、成事要先學會吃苦,吃苦耐勞是基礎
2、成事要對自己狠,對別人好
3、成事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要有大局觀
4、成事要講求天時、地利、人和
5、成事要高明,做事要手段
6、成事要學會包裝自己、營銷自己
7、成事要愛讀書、好學習、多思考、勤實踐
8、成事要忍得了寂寞,守得住繁華
生活中,只要我們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商品,去不斷的推銷自己,將自己的實力、優點及其各方面特長發揮到最大,揚長避短,將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理念運用好,成事將不再是空談。
要成事就要會做事,做事沒有真正的捷徑,于高明和精明兩個角度反復做實事,反復磨練心性,這才是成事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