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失戀?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好友和相戀好多年的女朋友分手了,分手是女生提出來的。

他們一起經歷了青春懵懂期,忙碌辛苦的高中時代,再共同步入同一所大學,從“地下情”到見過彼此的父母,在我們眼里是經過“八年抗戰”的感情,突然間就結束了。

朋友給我說他們分手了,我還以為他在開玩笑。見證了他們愛情的我,覺得他倆很般配。

她發脾氣,使小性子,他包容她。平時大大咧咧的她,在他面前也變得很溫柔。他把她放在了自己未來的規劃中,并不斷的努力著,就為了以后可以給她更好的生活。

上大學時朋友的爸爸都會多給他一份生活費,讓他給她買好吃的。

被家人認可,被朋友認可,本以為兩人可以從校服到婚紗,卻不曾想最終分道揚鑣。

以前開朗逗逼的朋友,現在也變得不茍言笑了,就像突然喪失了生活的動力。

前幾天在微信上聊天時,朋友說,他們分手后,他都沒有真正開心過了。作為局外人的我,也不能多說什么。

圖片發自簡書App

也許分手,兩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責任。一時半會走不出失戀的痛苦也可以理解,但不能一直深陷其中。畢竟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多了它會讓自己的生活錦上添花,少了它,世界依然精彩。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們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但我其實很不喜歡別人在朋友圈天天情情愛愛的發,要么失個戀要死要活的。

剛上大學時,就聽老師說,有對情侶鬧分手,一起跳黃河自殺了。要有多大的勇氣才能放棄自己的家人,為一個和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人自殺。

我覺得這不僅是幼稚,而且是不負責任。

我們生活在自由、民主、平等的21世紀,人人都擁有追求幸福的權力,但是不能盲目濫用這種權力。

如果將自己的一切都依附在另一個身上,那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區別,完全沒有了自我,只是他人的附屬品。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生活中經常有朋友為找不到對象,或者家里催著相親而發愁,可能這是中國每個單身適齡青年都會遇到的。

不管怎樣,自己都應該聽從內心真實的想法,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也不要為了所謂的“完任務”而遺憾終生。

我一直覺得好的愛情是可以共同進步,平時可以各忙各的,閑下來可以坐一起聊聊未來的規劃,指出彼此身上存在的問題,然后糾正錯誤,繼續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著。

不會消耗彼此的能量,相反可以學會如何更好的與人相處,學會理解,學會愛。

哪怕有一天兩個人因為種種原因最終分開,也會感謝曾經的相遇,感謝自己的成長,而不是萎靡不振,不停抱怨。

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努力,去探索。

愛情只是人生路上的一門選修課而已,有的人需要它,有的人也許并不需要,它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學會在親密關系中如何與人相處,而不是整天活在愛恨情仇中,相愛相殺。

也許若干年后,當你回想起自己現在的種種行為,你可能也會覺得自己很幼稚。

所以多去做一些實際的,有用的事,而不是活在虛幻之中。

如果你沒有了愛情,你完全可以去充實自己,因為充實自己遠比沉溺在失戀中更容易,更可靠。

當你足夠強大,足夠完美時,自然會遇到更好的人,更美好的一切。


EN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