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讀過一篇文章《借一雙耳朵給陌生人》,很有共鳴。每個人大概都有過這樣一種體驗:心中喜悅,想要與人分享,又不想被人當成是炫耀;心中困惑,想要找人訴說,又害怕被人品頭論足;心中沮喪,想有人傾聽,又擔心過多地給他人添加負擔。
我們頭腦里總有兩個聲音在爭戰。
可當時間成本已經成為都市人計較得失的主要標尺之后,還有多少人舍得分享自己的時間,來傾聽他人的生活瑣事?而原本滿肚子話想說的你,也可能因為不好意思耽誤別人的時間,把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傾聽就是愛。城市的脈搏需要有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如果能有每周一次,我們聚在一起,認真傾聽那些想要上前訴說的陌生人的故事、情緒,不給建議、不做評判,只給出令人舒服的、富有同理心的情感反饋。……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馬上理解并信任這樣的舉動。但曾經的親身體驗讓我相信,“傾聽和被傾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愈心靈”的途徑,同時這也是都市中稀缺的一種資源。
當我們在練習傾聽他人的時候,我們也在練習學會傾聽自己。
心態療愈的核心是通過傾聽和被傾聽,用覺察的方式,讓人與自己的內在連結,通過不帶評判、不給建議的聆聽、支持與陪伴,相信每個人都能通過內在指引解決困惑。通過一系列簡單的方法,讓我們有意識地通過選擇平安而非恐懼的調整,獲得內心的真實、幸福和平安。
心態療愈支持小組是很落地的一個踐行傾聽與被傾聽的場所,我們在支持小組中,共同創造一個安全敞開的環境,在那里不是為了幫助別人,而是先找到自己的內在平安。帶領人和同伴之間是平等的,也承認自己人性的脆弱,也是要找尋自己的內在平安,而非一個領導者的角色。
本人近期會在深圳景田組建一個完全公益的心態療愈支持小組,十人左右,每周四下午一次,兩小時。現招募組員,歡迎私信報名后,加您入群。也等待有一位心態療愈的伙伴與我同做帶領人。
附上心態療愈十二條原則
1.我們的存在本質是愛。 ? ? ? ? ? ? ? ? ? ? ? ? ? ? ? ? ? 2.健康是內在平安,治愈是放下恐懼。 ? ? ? ? ? 3.施與受是同一回事。 ? ? ? ? ? ? ? ? ? ? ? ? ? ? ? ? ? ? ? 4.我們能夠放下過去與未來。 ? ? ? ? ? ? ? ? ? ? ? ? ? 5.當下是唯一存在的時間,每一個時刻都是為了給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我們能夠通過寬恕而非判斷,學會愛自己、愛別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我們能夠成為發現愛的人,而非發現錯誤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無論外面正在發生什么,我們都能在心里選擇平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我們都是彼此的學生與老師。 ? ? ? ? ? ? ? ? ? ? ? 10.我們能夠把注意力放在生命的整體上,而非支離破碎的片段上。 ? ? ? ? ? ? ? ? ? ? ? ? ? ? ? ? ? ? ? 11.既然愛是永恒的,我們就不必畏懼死亡。 12.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別人要么是在給予愛,要么是在呼求幫助。 ? ? ? ? ?
附上心態療愈團體交流準則:
? ? ? ?團體存在的目的是為人們學習使用心態療愈提供一個安全的場所。我們指定了以下準則,以確保提供一個安全的場所:
1.團體的目的是把心態療愈原則當成學習與個人轉變的工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在團體中,我們認識到愛便是聆聽,我們同意以一種開放的心態來聆聽,相互支持,練習不帶判斷的聆聽與分享。 ? ? ? ? ? ? ? ? ? ? ? ? ?3.我們在這里的目的是為了療愈自己。我們在這里的目的不是為了給別人建議或改變任何人的信念或行為。當別人接納接納我們原本的樣子時,我們就更容易接納別人。 ? ? ? ? ?4.我們會分享自己的經驗。通過冒著風險暴露我們自己的情緒狀態,我們會發現每個人共同的經驗,而這會讓我們更好地與他人結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我們尊重自己與別人,看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我們認識到每個人的過程都是重要的,我們對這個過程的判斷則根本不重要。 ?6.我們支持每個人內在的指引,幫助彼此找到我們自己的最好答案。 ? ? ? ? ? ? ? ? ? ? ? ? ? ? ? ? ?7.學生與老師的角色是可以互換的。我們不斷在這兩個角色之間切換,不管年齡或資歷如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我們練習與別人同在,把每個人看成是完整圓滿的;我們不會根據他們的外表、情緒、行為或處境來界定他們。 ? ? ? ? ? ? ? ? ? ? ? ? ?9.我們同意把這一點牢記在心:我們總是可以選擇平安而非沖突,選擇愛而非恐懼。 ? ? ?10.我們認識到我們應該為我們在團體中分享的內容保密,認識到這對創造一個安全、信任的分享環境來說是很重要的。
? ? ? ?我們會遵循嚴格保密選擇,不過在以下情形中例外:如果有人對自己或別人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或者存在著虐待或忽覺兒童或長輩的情況,團體帶領人有義務向相關部門舉報這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