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不管是微信還是QQ,亦或是其他什么交流軟件,作為一個社交工具來說,它們在被人使用的時候,就跟兩個人面對面交流溝通一樣,也應該是要承載一定禮儀的。
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會加入一些群,基本上每天都處于被大批信息量轟炸的這么一個局面,如果有事想通過微信找人幫忙,但是它又不像電話般只要接通就能無暢溝通,所以從你發出打招呼信息,到對方是否能及時回復,有一定的不可預見性。也許你在對方那里很重要,那么他的手機可能就處于一種隨時被關注狀態,基本可以做到秒回。但大多數情況下,每個人都要忙于工作學習生活,不會把24小時時間都放在關注手機上。
如果你要在微信上找人咨詢一些事情或者告知某件事情,而對方和你關系只是處于認識階段,并不是你哼哈兩下他就懂你意思的鐵哥們閨蜜們。那么打招呼的同時就開門見山是最佳的溝通方式,而不是發了,"在嗎"或者"你好"之后就一直等待回復,而是應該在招呼語之后迅速說出你想和對方溝通的事。對方在看到你的信息時,一目了然,可一次性回復達到溝通效果。而不是從發出第一句"你好,在嗎"之后,等待良久,得來一句:你好,我在。再過許久,說"您方便嗎,我想問個事,"然后又是一個不長不短的時間差之后說沒關系,你說。這樣的溝通方式,對于雙方來說都或長或短的存在一個等待期,只是對于時間的一個無窮消耗,這樣的消耗是一個時,你感覺不到對你的太大影響,但是當它一天之內出現幾次時,它就在浪費人的精力,讓人的時間碎片化。
現在的人的通病就是晚睡而不覺得是晚睡,自己不睡,就像全天下人都沒睡等著閑扯。在22點多了,你說你要睡了,搞不好對方還回復你一句: 睡這么早。特么的,且不說什么美容覺了,就掐指頭算算早上六點多要起床,就剩下七個多小時了好吧。或者22點30分以后,找一個和你關系一般的人咨詢一件事情,這個時候就需要衡量下這個事情的重要性,如果它重要到非得在這個時間段說不可,那么你就在表達歉疚之余,迅速說出即可,想必對方是否入睡,都會諒解。但如果是無關痛癢,或者這個事件本身不那么讓人愉快,而對方恰好是處于已睡或者正在醞釀睡的階段,那么你的問詢,基本會被視為神經病的騷擾,典型欠揍型!
在表達了感謝之后,而對方回復了別客氣,這個時候聊天基本就可以終止了。但如果你還覺得心存感激過意不去又想表達謝意,那么也要說出真的感謝你忙吧不用回復之類,而不是一遍遍給對方丟表情包,尤其當那表情包是一把玫瑰的動態圖或者?時,那真是low到極點了好吧,基本可以判斷此類人為中年事兒逼型,有本事直接約飯或發紅包感謝啊大哥大媽。
另外,溝通中,凡是單個回復“嗯,哦”字眼的,出現頻率就不要太高,否則會被人覺得不被重視,或者啰嗦,因為它本身是個語氣詞,并不承載任何實際意義,所以恰當使用就很重要。當短短幾分鐘的溝通,就出現數次嗯或者哦的單條回復信息時,基本上就可以判斷出:這貨要么反感你,要么就是對這場談話很沒興趣,要么就不是一個會聊天的人,起碼不懂得聊天藝術和溝通技巧。
聊天是一場互動的交流,而社交工具的聊天更是一場文字后面涌動著各種情緒,而不是你說了某句話,對方回復個嗯,你再說個某段話,對方回復你個哦,當然這樣的情況在兩個互相喜歡的人之間出現,就不存在問題,你可以當他是撒嬌賣萌或者生氣了就想和你多說會話。
最后,我們來說說表情包,系統自帶的表情,恰當使用會使的這場談話妙趣橫生。
1,節省對方時間,2,判斷對方處于何種狀態,是否會干擾到人家,3,會不會引起誤會,4,你的用語是否簡潔明快巧妙幽默,熱情洋溢,這些都應該成為信息溝通前的考量。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