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號和7號白天我在外面參加系統活動,晚上9點多才到家。孩子從小到大我們還沒有分開過這么長時間,這兩天分開他挺聽話,沒怎么鬧,讓我很欣慰,感覺孩子一下子長大,懂事了很多。
這兩天發現他的變化挺大,剛19個月,學會了說話,什么都會叫了,以前只會簡單的爸爸、媽媽、爺爺、姥娘。這兩天奶奶、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大娘等等學會了好多,之前母親一直說這孩子到外面讓他叫人就是不叫,她總是嫌孩子不會說話。
我學習全腦啟蒙時了解到每個孩子語言、社交發展階段不同,我知道孩子的表現都是正常的,都有一個發展期,一點也不著急他不叫人。
今天下午帶孩子到樓下玩,看到那些阿姨們,兒子不停的叫奶奶,有一位阿姨非常喜歡他,就很興奮的回到家里拿了一盒八寶粥給孩子。
我們在一起時,孩子總是不停的和你說話,當我沒有注意他,忙著和別人交流時,他會一直喊我媽媽,直到我回頭看他,跟他說話,才意識到孩子是一直想引起我注意他。
下午我在廚房忙著燒水,孩子站著拉了粑粑,他就用一只手指著,嘴里一直說粑粑、粑粑,我居然沒有聽進孩子說的話,也沒當一回事,以為孩子自言自語。
在回頭看時,孩子腳上已經踩滿了粑粑,給我一大教訓。孩子每天做事情,說話是有需求的,我應該學會察言觀色,要跟孩子多溝通,了解他的語言和表達。
最近也有意的關注一些孩子早教啟蒙的知識,關于孩子語言發展金字塔,社交能力發展里程碑,自控力的鍛煉,專注力的培養,記憶力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和孩子互動,還是有幫助的,比之前自己什么育兒知識不懂,就以為孩子自己會發展各方面能力,是有很大區別的。
孩子之前吃飯總是會亂跑,吃一口就玩,現在吃飯把他放凳子上,做下來安靜的吃,邊和他溝通交流說現在是吃飯時間,全家人都一起吃飯,吃飯后在做什么,做完了所有的,最后才能出去玩。他可以聽明白,也開始配合。
有時快吃飯了他要吃零食,我告訴他,零食什么時候才能吃。想喝牛奶或是奶粉,同樣也告訴他一天只能喝兩次奶粉,什么時間能喝。鈣片他很喜歡咀嚼吃,有時一下子吃了3片還想要,我和他說一天最多只能吃三片,營養素是要慢慢消化吸收的,吃多了浪費,明天才能在吃。
有一點還沒有改過來的就是不如意了,會伸手打人,我還在和他進行溝通,有時他爸爸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會強化孩子的這個打人行為,也會嬉笑著和孩子互打,這樣孩子就更肆無忌憚了。需要私下和老公溝通好,孩子打人時應該如何應對,告訴他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不對,家人要統一起來,協助孩子用正確的方式發泄情緒。
總之,育兒即育己,父母需要不斷的學習成長,才能給孩子好的榜樣。很多父母都是無證上崗,相比孩子,父母更需要學習,需要接受教育。育兒路上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