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民俗里有一個讓東北的姑娘們集體背鍋的謎:“大姑娘叼個大煙袋”。因為這種風俗已經成了漸行漸遠的過去式,那些大姑娘與煙袋就愈發(fā)引起人們的好奇。
看了好多的資料,才知道叼煙袋的姑娘們厲害了:大約在明代后期,煙草從俄羅斯傳入東北,因東北土質、氣候很適宜煙草生長,很快在這里扎下根,并被人們接受。清朝,旗人當時是統(tǒng)治階級,他們生活優(yōu)裕,特別是未出閣姑娘們在當時都有選妃的機遇,很受外族人尊重。她們平日不操持家務,抽大煙袋成了一種宣示地位的時尚,如同現(xiàn)今時髦的姑娘要弄根纖細的煙“起范兒”,當時的旗人姑娘們拿起煙袋,擺起pose也是很招人羨慕嫉妒恨的,于是就有了“旗人姑娘真叫怪,嘴里叼個大煙袋”的江湖傳說。
滿族姑娘在出嫁的時候,一桿精致的旱煙袋是必不可少的陪嫁。這樣,這種習慣和風俗就傳下來了。舊時滿族家庭的“規(guī)矩大”,伺候公婆的兒媳,晚上回自己房間休息之前,要給公婆裝一袋煙并點著后才走。第二天早上在給公婆“請安”時,第一件事也是裝煙和點煙,可見滿族姑娘叼煙袋的功夫在結婚以后派上用場了。就是現(xiàn)在,在東北農村婚禮上,還有一項“裝煙禮”,新娘子在拜完天地之后,在拜見婆家親友長輩,要為其點上一只煙,接受煙者的長輩還要給一定“裝煙錢”做為見面禮。
當然“姑娘叼著大煙袋”也與東北的季節(jié)、氣侯有關。農閑時,人們無所事事,就湊在一塊嘮嗑抽煙,男的扎一堆,女人也湊在一起嘻鬧,到了冬季,東北農民開始“貓冬”,沒事時就互相串門。到了誰家,打招呼的話就是:“來,抽著。”“娘家客(qiě)上炕里,煙袋荷包遞給你”成為待客禮節(jié)。就這樣,本應是文靜嫻雅的大姑娘,也走入了“煙民”行列。
“姑娘叼著大煙袋”還與過去的東北農村生活習慣有關。那時候,女人與煙有著“親密”的關系。農家炕上,都有兩個“笸籮”:一個是婦女做針線話用的“針線笸籮”,一個便是裝旱煙的“煙笸籮”。婦女有時一邊做著針線活,一邊用煙袋抽煙。由于女人不僅在家里勞動,有時還經常下地干活 ,抽煙也是為了防止被蟲蛇所咬。
大姑娘叼大煙袋還是當時女子崇尚陽剛之美的心理表現(xiàn)。東北的漢子性格豪爽,大姑娘也不例外,叼上煙袋更增添一股豪氣,你男子吸煙,女人差啥,你的煙袋桿長,我的煙袋桿比你還要長!婦女求解放大概是從東北的大姑娘開始的吧!
眾籌的方法論的確很神奇,對于鐵嶺民俗的一知半解,完全來自于鐵嶺好多專家的介紹和指點,鐵嶺的人都愛自己的家鄉(xiāng),特別是對這些有趣的“怪”如數家珍。
一個有趣的、怪誕、歡樂的城市,就有了讓人蜂擁而來的理由;也讓特色小鎮(zhèn)的成功有了基礎!
大姑娘與煙袋之謎本身,就是快樂的、有趣的、讓人心馳神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