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枯燥的事情變得有趣吸引人,并有動力能堅持下來,主要基于三個基本原則:
1、一定要有積極意義和產生本質的改變;
2、找到并想象在結束枯燥期后的美好結果;
3、所有的量都需要被分解為可量化可執行的最小單位。試想以下幾種情況:
背單詞
人世間最枯燥無聊的事之一,莫過于背單詞了,但在你拿下紅寶書 GMAT 或 GRE 單詞后(貌似大概1萬多個單詞),就能打開另一個比中文更廣更大的世界。
讓你通曉除中文以外的豐富寶藏,包括學術上、商業上、文史上、科研上、專業上的資料等等。 而且自從你認識和懂得了這么多單詞后,再加上一段時間的有效口語訓練,基本就能靠自己暢通無阻的闖蕩世界了,包括不僅限于,學習、旅行、參加各種論壇會議等等。
注明:1、本質的變化:你可能痛苦的專注了兩三年時間,但卻掌握了一門語言;2、美好的結果:可以自由出行,不受束縛,無需翻譯,大后半輩子的世界和眼界從此無限廣闊;3、最小執行量:一天可分解為30~100+ 個單詞,因人而異。
寫作
寫作既是一件費腦又顯得枯燥的事,而且需要一個人很安靜。長期寫作能鍛煉人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同時會使人屏蔽浮躁從而變得沉穩,并且開始富有洞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 除此以外,長期寫作有可能意外獲得一批友好的讀者朋友。甚至成為專欄作者或有將文章集積成書的可能。
一切都出乎意料,也未曾想過,但結果卻是水到渠成。要相信,量變終究會發生質變。只要你比別人多一點點耐心,一點點就夠了。
注明:1、本質的變化: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語言和表達能力。遠離浮躁,變得沉穩;2、美好的結果:意外的讀者收獲,成為專欄作者或未來出書的可能;3、最小執行量:一天可分解為寫500~1000+ 個字,因人而異。
讀書
江湖上有句打油詩說的挺好:一日不讀書,無人看得出;一周不讀書,開始會爆粗;一月不讀書,智商輸給豬。書讀多了,確實氣質也會不同,不會顯得粗魯無理。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讀書能沁人心脾,安靜人心。讀的書越多,涉獵的范圍越廣,所掌握的跨界敏銳度和擁有的人生智慧也會越多。安靜的讀書人,總能給人美好的印象。
注明:1、本質的改變:能養成一個簡單優良的習慣,培養思考的能力;2、美好的結果:讀書使人有氣質、智慧和接近夢想;3、最小執行量:一天可分解為讀10~30+ 頁書,因人而異。
把時光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無論何時開始都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