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7月9日—13日,我們在學校領導易超校長的帶領下前往位列全國教育前茅的杭州市進行了為期五天的培訓學習。除卻9號及13號的交通往返時間,培訓學習滿滿當當的就主要集中在10號-12號這三天。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最大的感受是:“活到老,學到老”,這里面有兩個含義,第一個是,我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就退休了,屬于“老人”了,按照普通人的想法就是,學了能用上的時間不多了,那么認真學來干嘛,浪費時間浪費錢財,干嘛還要“活到老,學到老”呢!可是,這種常人的想法來到我身上就不靈光了,我是一個好奇心、學習心蠻重的一個人,生活上、工作上的與時俱進所帶來的滿足感是我快樂的源泉,或許,這也是我到目前為止都沒有遭遇職業倦怠的原因之一吧,盡管以前我自己沒有意識到這點,但是通過這次培訓學習后的反思,我有種幡然醒悟的感覺;第二個含義就是,從三天里不同的學習單位和不同的專家、校長等同行的講座或發言里都不約而同地傳遞了一個未來教育方向的信息,那就是,教育的理念一定是要培養學生自覺終身學習的能力以獲得可持續發展,通俗一點說就是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無論社會如何變遷,他們都會自覺地并有能力地與時俱進。相應地,教育就一定得不斷調整目標,以適應瞬息萬變的人類社會發展的步伐,否則,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將無法適應未來高度發展的社會而被淘汰。
? ? ? 我的思緒又回到了那充實的三天培訓學習,10號那天上午,我們去到了杭州市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的曹寶龍博士給我們做了一個題為《基于素養發展的課程與教學的核心問題》的講座,曹博士從三個方面來展開他的講座內容,第一個方面是關于核心問題的關系,他先說明了核心問題主要就是3個問題:1、教育目標(培養什么人?);2、改革課程(用什么實現目標?);3、改革教學(如何實施課程),其中,他詳細分析了教育目標目前的強勢和弱勢的現狀,穿插中他也解釋了什么是核心素養,并對大家平時總是混淆一起的“素質”這個概念跟“素養”這個概念做了詳盡的比較分析,糾正了我們一直以來的模糊認識,我也是從這次的培訓才搞清楚了“素質”是屬于與生俱來的先天稟賦,而“素養”則是后天培養而形成的能力與品格,真的是非常感謝曹老師!進一步的曹博士就用簡明易懂的圖示法展示了三個核心問題的關系,然后,曹博士又詳細講述了第二方面的問題:基于學生素養發展的課程,其中提到課程改革前后的總目標的變化,以及改革后的學校課程體系有哪些(包括基礎性課程和拓展性課程),改革的重點是什么(以選擇性教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激發學生的自主性、發揮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高階能力;以實踐性課程和課程的實踐性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與能力)。最后,曹博士講述了第三方面的內容:體現素養發展的課堂教學目標體系,他強調了這樣一個觀點:課堂目標是教學的“綱”;課堂教學應致力于學生的素養發展;教學方式決定素養發展的層次,而在講述的過程中,他評判了過往我們備課所設立的三維目標的一些有不當之處,比如,“過程與方法”不能作為教學目標,因為“過程”本身就不等同于“目標”,又比如,“知識與技能”這個目標也是值得商榷的,“知識”與“能力”本身的實現途徑就是不同的不應放在同一維度等等,曹博士的分析如雷貫耳,令我受益良多! ?
? ? ?
? ? ? ?10號下午我們聆聽了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院長唐西勝的《核心素養下的教師專業發展》講座,如果說上午曹博士的講座是從學生的角度切入的話,那么下午的唐院長則是從老師的角度來闡述了,他告訴我們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怎樣從優秀走向優雅。 ?
? ? ? 11號上午我們去考察了大成實驗學校,盡管由于暑假校園一片寂靜,但是,學校的王盛之校長以及相關工作人員都熱情的接待了我們,我們先是聆聽了王校長的《夢想在大成起飛》報告,然后跟隨王校長參觀了校園里的下城區創智樂園,創智樂園名副其實,里面囊括了文理各科的探究閣,比如,地理科的龍卷風模擬、物理科的眼睛視覺錯覺、生態涂鴉墻等等,不要說學生會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就連我們老師這些成年人也被深深吸引了,老師們這兒玩玩那兒摸摸,久久不愿離去,頗受啟發。
? ? ?
? ? ? 11號下午我們聽取了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學習科學系劉徽博士題為《核心素養關照下的教學設計》的講座,劉徽博士先從當今世界的變化說起,她提到當今世界處于一個高度發展的信息時代,并列舉了一些世界范圍內影響深遠的暢銷書籍以揭示時代不同將對人才的需求發生改變,如:《未來簡史》,這些書都透露出一些信息,那就是人工智能是下一個革命,這意味著,需要思考5秒以下的人類工作將被取代,這也意味著一個很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未來的人工智能會讓我們的教育制度下培養的學生的優勢蕩然無存,社會形勢迫切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變革的趨勢是走向真實性學習,就是為真實而學,在真實中學,即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建構完整的思維流,從而培養解決真實問題的專家素養,順理成章的我們作為老師的日后教學備課,比如教學設計,也應該體現適應時代發展所要求的學生核心素養的理念。劉博士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 ?
? ? ?
? ? ?
? ? ?12號上午,我們考察了杭州市青春中學,陳音校長通過題為《學校課程改革實地考察》的報告,為我們展示了青春中學的成長發展和風采,提供了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實用做法,比如,課外綜合拓展課的開設、報名辦法等等,聽完報告后,我們跟隨陳校長參觀了他們的理科實驗室,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們實驗室外長長的走廊上的各學科的歷史人物、核心知識的宣傳壁畫,這何嘗不是對學生進行知識傳遞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呢!下午,我們各自整理學習的心得體會,并互相交流。
? ? ? ?
? ? ? 回顧這三天的學習,其中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的曹寶龍博士以及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學習科學系劉徽博士的講座對我來說是收獲最大的。他們用專業的術語詳盡的分析了教育的形勢以及教育發展的對策,如雷貫耳,而我把這些專業的術語轉化為通俗的說法,那就是:“活到老,學到老”,學生要從我們老師的教育下成為終生自覺學習可持續發展的人,也就是我說的“活到老,學到老”的人,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而不被淘汰,而作為老師的我們首先自己也要成為“活到老,學到老”的人,才有可能觸角敏銳及時接收新信息以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策略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教育新形勢,同時也才能言傳身教地傳承“活到老,學到老”給下一代,使他們也潛移默化之中成為那樣的人??梢哉f,這次的培訓學習收獲滿滿的,這無論對于我的工作還是我的生活都將會是終生受益,再次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學習提高的機會。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