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短發妖精
――你盡管努力,世界總會給你一個交代
――但行來路,莫問前程
―01―
朋友小周向我抱怨工作不順,想要跳槽,而在此前小周已經換了兩家公司了。
在畢業應聘上第一家公司后,小周也做過長久的職業規劃,小周的能力不錯,做事大方得體,所以也很自信將來會有好的發展。
可是在公司待了半年,發現公司重用的還是老人,對他所提出的有效建議也是愛搭不理,久而久之,小周失去了耐心,索性跳了槽找了第二份工作。
換了公司的小周立馬跟打了熱血似的又投入工作,但很快小周就發現他的直系領導過于勢利眼,而出身平凡的他不管多努力,也會遭受排擠。
氣不過的小周急切的想證明自己,所以又跟以前的朋友聯系上換了一家公司,但工作沒幾個月的小周越來越覺得這份工作不太適合自己,做什么都感覺力不從心,所以又在猶豫要不要再換一份工作。
頻繁跳槽的小周,已經沒有了對工作的熱情和期待,整個人散發著對未來的迷茫和焦慮。
小周的狀態讓我想起前幾天看過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說你一直不成功,可能是努力錯了方向,文章寫的條理清楚,極具說服力,但讀完之后發現自己陷入更深的焦慮之中。
因為關于所謂“正確的方向”這件事太難判斷了,它并不像插秧,不是你知道方法技巧和方向,把它栽到水里后,就能大致的推算收獲時間。
它更多的時候是由一個努力的量變積累而產生的質變,可是令人頭疼的是每個人的量變時間都不同,而我們也沒有儀器對它進行勘測。
有人可以在短時間內小有成就,也有人要在不斷磨練下,才能厚積薄發,十年磨一劍從此一鳴驚人。
所以即便是努力對了方向,成功也可能是要堅持很久才看的到回報的。
這些年發現身邊的大多數人和小周一樣在不斷的試錯,把失敗或者失利的原因完全的歸究為外部客觀原因,而忽略了自己本身需要付出的長久堅持和努力。
所以不但沒能在這種不斷的試錯中找到對的方向,反而因為不斷的試錯讓自己陷入自我的否定和深深地焦慮中。
其實說白了,就是太急功近利了。
還沒有經過漫長的蟄伏期和準備,稍微努力一點就急切的向這個社會索要回報。
可是當我們攤開雙手才發現手中緊握的遠遠不足以和我們所想要得到的交換。
―02―
前段時間因為一直不停的卡文和否定自己,所以去請教了一位寫文很好的作者。
當時特別驕傲和委屈的說“我已經在簡書寫了四十多篇文章,每天都在研究選題,為什么我的文章還是寫不好”
然后收到一句“我知道你努力了,但你離真正的努力還差的遠”
后來清楚他真的不是在故意貶低我,因為努力這回事我真的差的太遠了。
在簡書和幾位簽約作者聊天,發現她們的私密文章里保留著大量被自己否決和刪改未發的文章,而發出來的那些優質文章不過是她們在不斷的努力增改后拿出最好的發表。
后來發現越優秀的人越不會問為什么付出了這么多還沒有成功的問題,因為她們根本沒有時間,她們把時間都花費在了讓自己的文章變得更好,筆法變得更純熟上。
我想她們并不是沒有想過成功這個問題,只不過她們遠遠沒有我們這么急躁,而是深知成功是當下的努力堆砌的堡壘,與其整天幻想那座虛無的高塔,不如用雙手多搬一塊磚頭來的實際。
而真正越努力的人,是不會怕成功來的晚一點的。
―03―
記得當時看懷左同學的那篇《把事情做到極致的人都怎么樣了?》深受觸動。
秉棄那些外界的喧囂和浮華,踏實的把事情做到極致,做到精益求精。
但行來路,莫問前程。
其實把該做的都做了,成功就算會來的遲一點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可是最怕機遇來之前我們過分的急功近利過早的放棄,又或者我們并沒有腳踏實地擁有足夠匹配的實力去把握住,最后只好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04―
“盡管創造的過程無比艱辛而成功的結果無比榮耀;盡管一切艱辛都是為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許在于創造的過程,而不在于那個結果 ”
這是路遙作品中很著名的一句話。
而事實上路遙自己在寫《平凡的世界》時就花費了6年時間,忍受著巨大的壓力和質疑,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如何寫出這篇鴻篇巨制上。
盡管一切的艱辛都是為了成功,但是其中的過程確實我們不可忽視的。
也許我們當前所做的事在短期內并沒有看到好的收益,但我想努力的人,世界總會給出一些交代。
即便不是此刻立竿見影,也一定會在漫長的余生中有所回報。
而我們所要做的只是長久的堅持和不斷的磨練,這個世界不會永遠不會虧待真正努力的人。
但你可以很努力,但千萬別著急,因為所有的焦慮和惴惴不安永遠沒有擁有低下頭認真的做好當下得事情更讓你覺得心安。
而很努力的我們,已經不在乎成功來的早晚,因為所堅持的初心,都已經做到。